贴纸激活大课堂,青春点亮乡童梦


   盛夏的梁山裹挟着麦浪的热气,梁山县馆驿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三十余张稚嫩的脸庞正随着讲台上翻飞的彩色贴纸转动。2025年7月21日至28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语润桑梓·译启新程”实践队,在这里开展了一场为期8天的英语教学实践——以二、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传统讲授”与“贴纸互动”的对照教学,探寻让乡村低龄儿童爱上英语、学好英语的新方法。  

                 乡校初遇:一张贴纸里的教学构想

馆驿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操场边,老槐树的影子在红砖墙上摇晃,20名学生排着队伍迎接实践队的到来。16个二年级孩子,4个三年级的‘小领头’,正是语言学习的敏感阶段。”实践队将学生分为两组,A组10人沿用传统讲授模式,B组10人引入自主设计的单词贴纸教具,用“动手贴放”的方式强化记忆。

这些贴纸藏着实践队的巧思:20个基础单词(涵盖水果、动物、颜色三类)被绘成卡通图案,搭配“果园”“草原”等场景底板,孩子们可以通过移动贴纸搭建“单词场景”。开营首日分发教具时,扎着羊角辫的二年级女生朵朵突然踮脚问:“老师,这是能贴在手上的魔法贴吗?”队员们笑着点头,正是这种生活中可见的物品,让抽象的单词变成可触摸的“朋友”。

学校的英语教师翻看贴纸时感慨:“乡村孩子接触英语的机会少,死记硬背往往越学越怕。你们这法子,说不定能让他们觉得英语是‘好玩的东西’。”

       课堂镜像:粉笔灰里的沉默与指尖上的喧闹

A组的课堂总伴着此起彼伏的“坐好”提醒。7月24日的动物单词课上,实践队队员在黑板写下“rabbit”“elephant”,逐字领读发音时,第三排的男生小宇正用橡皮在课本上画小动物。“小宇,看着黑板。”被点名后,他慌忙抬头,可当实践队队员抽查“elephant怎么拼”时,他涨红了脸说不出一个字母。

这样的场景在A组并不少见。复习环节,实践队队员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pear”“bear”,可合上书,多数孩子还是分不清两个单词的拼写。“就像往海绵上泼水,看着浇透了,一挤就空了。”实践队队员在教学日志里写下困惑。

隔壁B组的教室却像被按下了“活力开关”。同一堂动物课上,队员刚铺开印着草原的底板,孩子们就攥紧贴纸跃跃欲试。“请帮‘rabbit’找到草地,让‘elephant’住进河边!”指令刚落,20双小手在桌面上快速移动,小宇捏着“elephant”贴纸,认真比对图案大小:“老师,大象大,应该贴在宽一点的地方。”贴完后,他还指着贴纸对同桌说:“这是elephant,很大很大。”

最动人的变化藏在细节里:B组的孩子会在课间自发玩“贴纸接龙”,一个人贴“red”,另一个就找“apple”贴在一起,说“红苹果”;二年级女生小雨把贴纸贴在铅笔盒上,遇到队员就指着念单词,从第一天的磕磕绊绊,到第七天能流利说出“orange is orange”。

 

成长刻度:试卷外的答案与心尖上的认同

实践队设计的两份试卷,在开营和闭营时各做了一次。收卷那天,队员们在办公室一张张比对,没刻意统计分数,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清晰的成长轨迹。A组的试卷上,“blue”仍有孩子写成“blu”,但B组的答卷里,不仅拼写全对,不少孩子还画了对应图案:“yellow”旁边是个小太阳,“cat”下面画着带胡须的小猫。

更珍贵的答案藏在试卷之外。7月26日午休时,A组的小浩凑到B组教室门口,看着同学们玩贴纸游戏,小声问队员:“我能借一张‘dog’贴纸吗?我想记住它。”当队员把贴纸给他时,这个三天前还抵触英语的男孩,竟主动学着拼读“d-o-g”。

孩子们的偏爱最直白。当队员问“最喜欢哪种上课方式”时,B组的孩子举着贴纸齐声喊“贴贴贴”,连A组的几个孩子也小声附和。三年级女生朵朵把攒了三天的贴纸贴成一幅画,送给队员时说:“老师,这个能带走吗?我想记住这些单词。”

离别赠言:贴纸里的约定与青春里的回响

闭营仪式那天,实践队把所有剩余贴纸打包分给孩子,附上手写的单词卡。小宇抱着贴纸跑过来,把一张“elephant”贴在队员的背包上:“老师,明年你们还来教我们吗?我还想认更多单词。”队员们蹲下来,帮他把贴纸贴得更牢:“我们会把贴纸的图案发给老师,让她继续带你们玩。”

返程的大巴上,队员们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有孩子们趴在地上贴贴纸的背影,有试卷上歪歪扭扭的单词和笑脸,有A组孩子羡慕地看着B组的眼神。“我们原以为是来做教学实践,到头来却被孩子们上了一课。”队长在总结会上说,“乡村教育缺的不是课本,是让知识活起来的创意;孩子们缺的不是记忆力,是让学习变有趣的机会。”

车窗外,梁山的田野铺向远方。那些被孩子们贴在书包、课本、课桌上的彩色贴纸,像一颗颗播撒在乡野的种子,不仅记下了“apple”“rabbit”的拼写,更藏着一群大学生用专业践行“语润桑梓”的初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小的贴纸会开出更灿烂的花,让更多乡村孩子在趣味里爱上学习,在陪伴中看见更大的世界。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