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洪山区的社区托管教室里,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正温情上演。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团队的志愿者以红色故事为桥梁,带领孩子们回溯峥嵘岁月,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悄然传承,为暑期生活注入信仰的力量。
一、红色课堂:聆听英雄故事
支教志愿者们化身“红色故事讲述人”,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与热爱,开启沉浸式红色课堂。当投影幕布上出现“小英雄王二小”的标题,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目光紧紧锁住屏幕。志愿者以生动的讲述,还原王二小机智勇敢、为保护乡亲与八路军,将敌人引入包围圈,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从“鬼子进村扫荡”的紧张氛围,到“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的惊险瞬间,再到“英雄牺牲”的悲壮结局,志愿者用声音塑造场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无畏。
除了王二小,支教团队还准备了多维度的红色故事。有讲述女英雄赵一曼狱中坚守信仰、写下遗书的动人篇章,展现女性革命者的坚韧;也有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纵身跳崖的豪迈壮举,诠释革命军人的气节。每一个故事背后,都配有历史图片、简短纪录片片段,帮助孩子们更直观理解时代背景,让红色故事不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鲜活的英雄群像。
二、互动沉浸:触摸信仰温度
听完故事,互动环节点燃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红色教育从“听”延伸到“悟”与“行”。在“故事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们自主选择角色,重现王二小引敌、八路军伏击等经典场景。扮演王二小的孩子,眼神里透着果敢;扮演八路军战士的孩子,喊出“为二小报仇”时声音激昂。通过亲身演绎,孩子们更深刻体会英雄的抉择与担当,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红色问答闯关”则以趣味形式巩固知识。“王二小牺牲时多少岁?”“赵一曼的遗书藏着怎样的母爱?” 问题既考故事细节,也挖思想内涵。孩子们组队抢答,在竞争中回顾故事,在讨论中深化理解。有孩子抢答后分享感悟:“王二小才十三岁,和我们差不多大,他太勇敢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质朴话语,折射出红色故事带来的心灵触动。
此次三下乡支教在社区托管开展的红色故事分享,是一次成功的青少年思想引领实践。它以故事为载体,打破时空限制,让孩子们触摸到信仰的温度,懂得英雄的价值。当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挺直脊梁,在问答闯关里坚定眼神,在家庭分享时流露自豪,红色基因已悄然在他们心中扎根。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红色教育实践,让革命故事常讲常新,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用信仰的力量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让社区托管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让三下乡支教的青春力量,持续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活力,书写新时代青少年与革命历史共鸣的动人篇章 。
(通讯员 王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