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纹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学的追求,通过课程让乡村儿童近距离接触传统纹样中的花鸟鱼虫、吉祥寓意等元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8月1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胡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赏瓷器纹样,品生活之美”的知识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志愿者首先通过展示青花瓷等实物或高清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缠枝纹、如意纹等典型纹样的形态特征,讲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寓意;随后组织手工绘制活动,让孩子们在白纸上模仿或创作自己喜欢的瓷器纹样,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将传统纹样与现代生活元素相结合;最后设置“纹样故事会”环节,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课程结果显示,孩子们不仅对瓷器纹样产生了浓厚兴趣,更在互动体验中提升了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不少孩子表示“原来身边的花瓶、碗碟上有这么多好看的图案。该课程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为乡村儿童搭建了感知美、创造美的平台。
图为志愿者提问学生对瓷器的认识。李胭 摄
图为志愿者讲解常见的瓷器花样。李胭 摄
图为学生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活跃了课堂氛围。李胭 摄
图为志愿者讲解瓷器融入现代元素,学生专注于课堂。李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