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信陵镇大坪社区:音乐绕梁 彩绘非遗 湖大“星星船”志愿服务队打造多彩课程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近日,湖北大学“星星船”志愿服务队深入巴东县信陵镇大坪社区,依托暑期“爱心托管班”,精心开设音乐、口才与美术三大特色课程。此举旨在将优质的文化、教育服务资源送达乡村,丰富儿童暑期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儿童全面发展,是践行“三下乡”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


音乐启蒙,乐声润童心

课程聚焦文化下乡,音乐课作为重要一环,致力于提升乡村儿童的艺术素养。团队成员从基础乐理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之美。在《夜空中最亮的星》歌曲教学环节,孩子们虽不知歌名,但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他们便不自觉地跟着哼唱。现场观察发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投入的演唱状态,充分展现了音乐教育对提升儿童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也为他们播下了音乐梦想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音乐知识 周名扬摄

口才训练,自信强表达

口才课程则注重实用技能培养。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系统的练声和声母、韵母发音练习。通过“中国伟大”等四字词语的声调起伏练习,孩子们在规范发音的同时,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之美。随后的绕口令练习如“八百标兵奔北坡”、“四是四,十是十”,则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气息控制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流畅度。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在一次次尝试中提升了表达的自信。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口才课知识 胡伟森杰摄

美术传承,非遗焕新彩

为深度融入“文化下乡”精髓,美术课重点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团队成员深入浅出地讲解其文化价值:鲜艳的色彩搭配、均衡的构图、饱满的纹样,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智慧。互动和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用画笔为传统纹样模板涂色,团队成员鼓励大胆创作,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与文化传承意识,使非遗在童趣中焕发新生机。

△图为孩子们动手为西兰卡普模板涂色 张爽摄


助力成长,传递正能量

湖北大学“星星船”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践行“三下乡”精神,除特色兴趣课程外,还特别安排了作业辅导时段,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同时,开设了多类安全知识课程,切实提升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为营造安全、快乐、充实的暑期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次实践不仅满足了乡村儿童的文化教育需求,也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和人才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彰显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湖北大学“星星船”志愿服务队

大坪
3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