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劳动纠纷?“一函两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31日讯 “工会在劳动关系治理中应该怎么做?”武昌区宸胜国际中心29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全区基层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员和调解员们正仔细学习《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7月30日下午,由武汉市工人文化宫管理中心主办、武昌区总工会开展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及劳动争议调解员专项培训,系统性地解读了新规要点,重点讲解基层干部如何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将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

《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记者刘克取 摄

今年1月1日起,《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将“一函两书”明文写入地方性法规,不仅规范了工会监督流程,更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保障。

活动现场。记者刘克取 摄

“一函两书”分别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是三级递进式监督机制。根据规定,当出现劳动纠纷,在前期协商沟通未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基层工会可以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要求用人单位改正。提示无效的,由基层工会或者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再次要求改正。仍未改正的,则由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向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制度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并及时反馈结果,确保监督效力落到实处。

正在讲解“一函两书”。记者刘克取 摄

“这种‘提示—警示—执法’的三阶监管体系,既保留了协商调解的柔性空间,又筑牢了法律强制的最后防线。”主讲人、湖北维思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娟表示,该制度通过全链条设计,有效衔接了工会监督与行政执法,为劳动者提供了多层次维权渠道。

会上,武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肖雪莲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析了劳动合同管理、社保合规及解除程序中的法律风险点。

本次培训是“武汉职工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6月起,武汉市工人文化宫管理中心推出系列公益讲座,涵盖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五大领域,将优质资源送达基层,让广大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知识培训服务,切实为武汉市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长江日报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王昱麟 通讯员夏巨波 苏威)

【罗田甜】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