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支教#观千年王朝兴替,品万象历史风华——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古代历史万花筒”特色课程
7月21日消息,为了让青少年穿越千年时光,触摸历史的温度,在古今碰撞里埋下探索文明的种子,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爱心托管班”于7月21日在景阳镇革塘坝社区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古代历史万花筒”课程,以史为媒,共赴一场千年之约。
课程采取“王朝切片”的授课形式,以“五分钟一个朝代”的特别方式串联起从夏商周至明清的兴衰长卷,不仅帮助同学们厘清各朝代的发展脉络及重点事件,更是通过走近这扇通往古代中国的奇妙之门,引导他们从历史兴衰中感悟治国理政与社会变迁的深层逻辑。
在课堂上,杨静怡老师提到夏商周的青铜礼器与甲骨卜辞,藏着“王权天授”的神秘色彩与如同“周王亲戚圈红包”的分封制,展现了其既巩固整治又埋下割据隐患的政治双面性。在秦汉的“帝国组装说明书”中,秦始皇的“全国标准化”改革与郡县制的“乐高式集权”,搭配张骞“汉代GPS”开辟的丝绸之路,书写了大一统王朝的开篇。隋唐的“黄金时代方程式”中,科举制这场“古代高考”让寒门与贵族上演“狂欢与愤怒”的对决,长安西市的“进口超市”与唐诗的“微博大战”,尽显盛世气象。
宋元的“商业科技大爆炸”里,交子这张“世界最早纸币”与沈括的“科学预言”,见证了创新的力量,也留下了“重文轻武”的教训。明清的政治变革与经济波动中,从朱元璋“皇帝兼CEO”的集权尝试到美洲白银引发的通胀,从《天工开物》的科技光芒到京剧的“戏曲联盟”,勾勒出王朝晚期的复杂图景。在杨静怡老师生动有趣地讲解下,同学们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原本安静的座位间,已经有不少人按捺不住地小声讨论起来,悄悄和同桌比画着刚才老师示范的要点。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了本课的主讲老师杨静怡,她表示:“历史不应是书本里沉默的文字,学习历史的核心也不是将年代与事件死记硬背。我希望可以通过课上那些‘接地气’的比喻和小故事让历史从书本中走出来,让同学们看到它闪耀于历史长河中的鲜活,得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局限。同时,也希望引导他们从学习历史中思考自己能从中接过怎样的接力棒,读懂过去的故事也活出未来的答案,让历史成为真正能照亮事实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