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蛙勇“闯”上海滩 务子田村首批4000余斤生态蛙运往上海
攀枝花日报 2025-07-25 00:00

近日,一辆装载了4000余斤人工养殖黑斑蛙的冷链车,从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稻蛙共生基地鸣笛启程,驶向上海。这是该基地首批上市的生态黑斑蛙,标志着攀枝花稻蛙成功叩开上海市场大门。

“田里种稻,田边养蛙,蛙可在稻丛中栖息,水稻的害虫由蛙‘清理’,蛙的排泄物成为水稻肥料。这样种出来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养出的蛙肉质细嫩、肥美,深受北上广深市场喜爱,销路不愁。”基地负责人张伟介绍,预计每亩田产稻1400余斤、产蛙3000余斤,亩产值超4万元。

去年底,福田镇牵头引进企业,以“企业+村集体+村民”模式在务子田村打造40余亩稻蛙共生种养基地,探索“一水两养、一地双收”的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如今稻壮蛙肥,村民每亩土地出让金加分红超3600元。“今年,不少村民纷纷拿出土地流转给村集体,预计明年扩大到300亩。”务子田村党支部书记周贵禄对基地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我们销售的都是活蛙,价格随行就市,不稳定。”张伟说,接下来,还将新建蛙苗孵化基地、蛙深加工厂、水稻包装厂等,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张东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审核: 吴禹涵   责任编辑: 伍家秀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