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前夕,武汉师生边疆升旗,和戍边战士共同感受国旗下的荣耀和责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4日讯 “八一”前夕,武汉市东湖中学组织师生赴东北开展暑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从长春经五常、哈尔滨,到最北边陲呼玛、黑河。在呼玛,他们走进哨所,和戍边战士们一起升旗、巡边。嘹亮的国歌声中,边境线上,青春的热血与忠诚的誓言交织,战士们和学生们共同感受国旗下的荣耀与责任。

东湖中学学生和戍边战士们一起升旗。记者何晓刚 摄

在祖国最北边境线的哨所,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庄严举行。武汉市东湖中学的师生与戍边官兵并肩而立,迎着晨光,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东湖中学学生和戍边战士们一起升旗。记者何晓刚 摄

清晨7时整,东湖中学高三学生周子恒与二名边防战士整齐列队。在护旗手的口令下,周子恒擎旗,与战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战士们在晨光中升起国旗,学生们和哨所的战士们一起齐声唱起国歌。哨所里挺立的小白杨也在晨风中沙沙作响。

升旗仪式上,师生们和战士们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记者何晓刚 摄

升旗仪式上,师生们和战士们高唱国歌。记者何晓刚 摄

升旗仪式毕,师生们和战士们将一面长5米、宽3.3米的特号国旗徐徐展开。这是一面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东湖中学的天安门国旗,这也是天安门国旗第一次来到呼玛。

哨所前,两面国旗同辉映——一面承载首都的荣光,一面浸染边陲的风雪。哨长马家乐对学生们动情地说:“当你们在教室里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别忘了还有这样一群人在为了守护祖国的边疆安宁而戍边,我们会为了你们的成长而喝彩,为祖国的未来感到骄傲。祖国的未来需要每一份青春的力量。”

呼玛是位于大兴安岭东麓的边陲小镇。哨所的一代又一代边防官兵,在北疆边防线上,用热血燃烧着最美青春,用忠诚守护着万家团圆。

戍边战士给学生们讲述边境线上中国界碑的意义。记者何晓刚 摄

冬季平均零下40多摄氏度的极寒、7个月漫长的雪季,戍边官兵“身披冰铠甲,笑傲风雪寒”的故事让师生震撼。学生马荣说:“当国旗在祖国的边疆升起时,我忽然明白了课本上‘国家’‘主权’‘领土’这些抽象词汇的真实分量。万里山河是家国,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主权的象征,都承载着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尊严。”师生们和边防官兵还互赠礼物:分别在哨所和东湖中学升起的国旗。

升旗仪式后,东湖中学的师生们跟随戍边战士们一起沿边境线巡逻,亲手为界碑描红,与战士们共同感受这份特殊的荣耀与责任。

学生们和戍边战士一同巡边。记者何晓刚 摄

学生周子恒给中国界碑描红。记者何晓刚 摄

该校党委书记向勇表示,这场“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让抽象的主权概念化为具象的实践感受,真正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担当。“让师生读懂了中国版图上的每一寸坚守,更读懂了青春应有的模样。”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杨枫 通讯员白龙海 记者何晓刚摄)

【罗田甜】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