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英语课堂,点亮乡间童年
(指导老师:周郑湘 商学院通讯员:刘荔彤)
七月的乡间,蝉鸣伴着欢笑。近日,湘潭大学金翼5·1·8爱心团队赴湘潭市湘潭县谭家山镇紫竹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紫竹村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趣味英语”系列课程。课程以“玩中学、学中记”为理念,通过游戏化教学、情景互动等创新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基础英语单词,点亮了夏日里的学习热情。
团队成员设置生活化情境,用游戏化教学让单词“跳”出课本,让孩子们对周围的物品应该如何翻译成英语有了初步认知。从家中的各式物品,到学校的常见摆设,从平时吃的水果蔬菜,到一日三餐。团队成员设置一个个情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单词,在“玩”中记单词。
(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
团队成员也通过猜单词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有更深刻的的记忆,打破传统单词背诵的枯燥无趣。多种提示触发孩子们的联想,让他们对单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团队成员让单词“扎根”生活,把单词‘种’进他们熟悉的生活里。在教学时选取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并结合当地环境创设情景。
(团队成员在课堂讲解单词)
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推动课程最好的催化剂。在课堂上,一场“单词快问快答展”热闹开场。“‘铅笔’对应的英文是什么?”团队成员刚把问题抛出来,前排的孩子马上回答:“pencil!”声音未落,别的孩子就立刻补充:“我还知道‘钢笔’是pen!”孩子们争相回答问题,在团队成员说出中文或者英文之后能够快速想出对应的单词或词语并举手回答,就在这一次次举手、抢答、纠错中,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悄悄在心里扎了根。原来那些曾觉得拗口的字母组合,在争着回答时也渐渐变得好记。孩子们对特定单词的记忆也在一次次问答中得到巩固。
(团队成员和孩子们互动)
在趣味英语系列课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是教单词,更想播下对英语的兴趣种子。团队成员用“生活中的单词”这一主题引领孩子们畅想他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的物品,让英语在他们心中不只是一门刚刚才了解的语言,而是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
此次趣味英语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基础单词,更以快乐为桥,拉近了乡村孩子与英语的距离。正如实践团在总结中写道:“此次三下乡中支教的意义,或许就藏在他们对知识的好奇与向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