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牛奶盒,探秘循环奥义

本网讯(通讯员 郑可欣“喝完的牛奶盒居然能变成课桌?”2025年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团队走进荆州松滋市王家桥镇,带来的《牛奶饮料纸包装回收科普》课上,这个新鲜的知识点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青年志愿团队队员用政策解读、技术讲解和实践引导,让“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在少年心中落地。插入图1)

     图片1.png

课堂从一份“政策小卡片”开始。许晓月展示了国家关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相关政策,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就像我们整理书包,把不同的东西分开,既能找到方便,又能让有用的东西重新发挥价值。”随后许晓月抛出问题:“每天喝的牛奶盒,属于哪类垃圾?”“可回收物!”孩子们结合之前学过的垃圾分类知识,很快给出答案。当许晓月展示数据——“一个牛奶盒回收后能减少30%的资源浪费”时,有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小小牛奶盒,回收很重要。”插入图2)

     图片2.png

“这些盒子会变成什么呢?”带着孩子们的好奇,许晓月展开了“再生魔法”讲解。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挤塑塑木技术让牛奶盒变成公园长椅的过程、彩乐板技术将包装转化为文具的原理、分离技术提取纸浆和塑料的步骤,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原来我们的文具盒可能就是用牛奶盒做的!”有学生举着自己的笔盒仔细打量。同时,许晓月还介绍了国内回收现状:“目前我们的牛奶盒回收率在不断提高,但还需要更多人参与。”

“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刚提出,教室里立刻举起一片小手。“喝完牛奶要把盒子洗干净!”“压扁了再丢进可回收桶,不占地方!”“告诉爸爸妈妈不要乱扔!”孩子们的回答朴素又实在,许晓月还补充:“可以在班级里放一个专门的回收盒,收集大家的牛奶盒。”插入图3)

     图片3.png

许晓月顺势分享了外地校园的回收案例:“有学校开展‘牛奶盒回收计划’,同学们攒了300个盒子,最后变成了班级图书角的小书架。”她展示的对比图里,堆积的牛奶盒与崭新的书架形成鲜明对比,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废弃物变宝”的力量。“我们也能做到!”孩子们纷纷提议,要在“暑假学堂”里发起回收活动。插入图4)

     图片4.png

课程结束时,孩子们领到了“回收小卫士”倡议书,上面印着牛奶盒回收的步骤:“清空→冲洗→压扁→投放”。“环保不是口号,是藏在每天的小事里。”“红桑榆”行动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牛奶盒都有第二次生命”,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践行垃圾分类,让“循环利用”的理念成为成长的一部分。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