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长沙非遗,赏洲头风华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探长沙非遗,赏洲头风华

为深度触摸非遗脉络、感悟城市文化底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湘约非遗,青春行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1日,奔赴湖南长沙,开启一场以“体验非遗文化,感悟红色传承”为主题的实践之旅。团队行走于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橘子洲头间,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度,以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一、非遗馆里,解码传统密码

踏入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实践团成员便被浓厚的文化氛围包裹。从精巧绝伦的长沙窑铜官陶瓷,到韵味悠长的长沙弹词 ,从灵动鲜活的浏阳皮影戏,到古朴典雅的望城剪纸,非遗项目琳琅满目。成员们通过实地观摩、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深入探寻这些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与传承故事。在陶瓷制作工坊,大家亲手触摸陶土,尝试拉坯、上釉,感受千年窑火传承的温度;于弹词表演现场,静心聆听艺人说唱,体悟方言韵律与民间智慧的交融。每一项非遗,都是时光沉淀的瑰宝,成员们在体验中,读懂了传统技艺背后的坚守与匠心,也明晰了传承非遗对于延续文化根脉的重要意义。

二、橘子洲头,感悟红色传承

橘子洲头,层林尽染处,革命情怀悠悠流淌。实践团成员登临洲头,瞻仰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追溯红色记忆。大家沿着先辈足迹,漫步橘子洲,在陈列馆里,透过珍贵史料、影像,重温革命岁月的热血与激昂。团队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结合历史与当下,探讨青年一代在传承红色精神、助力时代发展中的使命。橘子洲头的红色文化,与非遗馆的传统底蕴交织,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既要守护古老技艺,也要铭记红色基因,二者同根同源,共同滋养着民族的精神家园。

此次三下乡实践,湖北二师学子穿梭于长沙的非遗场域与红色地标间,在体验中感知文化多元魅力,在行走中厚植传承担当。他们以青春之眼洞察非遗价值,以青春之行传递文化温度,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传承答卷,让非遗与红色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熠熠生辉,为乡村文化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前往长沙橘子洲景区。陈红鹭供图。


图为橘子洲打卡墙。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游览长沙非遗馆。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学习非遗戏曲文化。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赏析浏阳花炮制作文本。陈红鹭供图。


图为拍摄的非遗刺绣工艺。陈红鹭供图。


图为非遗刺绣作品系列。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了解长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红鹭供图。


图为长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红鹭供图。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