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行走的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湖北省科技馆与满天星实践队共筑阳新科普新篇
7月16日,湖北省科学技术馆科技志愿服务队携手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实践队,在满天星实践队支教基地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华道小学开展“科技下乡·童心启航”主题科普活动。双方通过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为华道小学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学盛宴。
双线协作高效布展,分流观展秩序井然
下午一点,科技馆志愿服务队携带“科技大篷车”及30余件互动展品抵达校园,迅速完成展区布置。“满天星”实践队的队员们主动承担起组织协调工作,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分流方案:13:25,四至六年级学生在实践队队员引导下,以班级为单位有序下楼参观;14:00,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实践队队员的带领下分批进入展区。这种“专业布展+青春引导”的模式,既保障了展品调试的严谨性,又确保了现场秩序的流畅性。
展教融合激发兴趣,传统现代交相辉映
展区内,科技馆带来的机器狗表演成为焦点,其灵活的肢体动作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实践队队员则化身“科学翻译官”,用通俗语言为低年级学生讲解展品原理。在益智游戏区,七巧板、八皇后棋等项目考验思维逻辑;物理探索区,无皮鼓的“空气奏乐”、尖端放电的紫色电弧直观呈现科学现象;文化传承区,活字印刷体验与实践队队员设计的英语科普卡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排版印刷中感受“科技+语言”的魅力。
实验课堂协同教学,实践理论深度融合
科学实验环节,科技馆辅导员负责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满天星”实践队队员则辅助学生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在“流速与压强”实验中,辅导员通过“两张纸的约会”现象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的物理知识;在“乒乓球的空中芭蕾”环节,孩子们屏息凝视悬停于气流中的小球,辅导员趁机讲解伯努利原理。最受欢迎的当属“气球圈飞行挑战赛”环节,双方共同设计奖励机制,成功让彩色气球圈螺旋上升的学生获赠定制书签,书签上印有中英双语科学名言。这种“专业讲解+语言辅助”的教学模式,既深化了科学认知,又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表达能力。
活动结束后,华道小学校长李校长评价道:“科技馆的专业资源与实践队的青春活力形成互补,让科普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此次合作标志着“高校实践队+专业科普机构”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为乡村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通讯员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