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木之间,镌刻千年——非遗木刻版画调研


         为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于今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奔赴湖南岳阳的洞庭湖小镇开展“木刻版画”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感受“以刀为笔、以木为纸”的传统技艺,让沉睡在木版上的文化记忆在指尖苏醒。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924.png

         活动伊始,非遗传承人向大家讲述了木刻版画的历史与发展。随后,他细致演示了从选材到成画的全过程:先将梨木板打磨光滑,再把设计好的图案拓印其上;握刀时需凝神聚力,阴刻要“稳准狠”,刻出的线条如湖岸般利落;阳刻则讲究“缓而匀”,保留的木面似滩涂般温润。

微信图片_20250719103828.png

     队员们跃跃欲试,拿起刻刀时虽略显生涩,却格外专注。木屑簌簌落下,原本平整的木板上渐渐显露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雕刻完成后,众人又学习了调墨、滚涂、拓印的技巧。当油墨均匀覆盖木版,宣纸轻覆其上,再用工具细细按压,揭开的瞬间,刀刻的纹路在纸上清晰浮现,带着手工特有的温度与质感。不少人举起自己的作品合影。

         整个过程在刀木相触间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让指尖与文脉相连,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手作记忆。此次体验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亲身体验了木刻版画的创作乐趣,更在刀木相触间,拉近了人与非遗的距离。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