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二师院学子三下乡:探秘岳阳木刻版画,触摸非遗温度
为探寻非遗魅力,助力文化传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溯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9日,奔赴湖南岳阳,聚焦当地特色非遗——木刻版画,开展实践活动。团队以“调研+体验+传播”模式,深入挖掘木刻版画的文化底蕴,感受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
活动期间,队员们走进岳阳木刻版画传承基地,拜访非遗传承人。在古朴的工作室里,传承人手持刻刀,在木板上精雕细琢,线条随刀锋流转,生动图案逐渐成型。队员们围站一旁,认真聆听传承人讲述木刻版画的历史:从古代祭祀祈福的图腾刻绘,到如今成为艺术表达载体,岳阳木刻版画历经岁月,以刀为笔、以木为纸,记录着当地风土人情,是湘北文化的鲜活名片 。
随后,队员们开启实践体验,在传承人指导下,尝试设计稿、转印、雕刻、印制流程。刻刀起落间,或有失误、或遇难题,但在反复打磨中,一块块普通木板蜕变成独特版画作品。过程里,大家深刻体会非遗技艺的精细与艰辛,感悟传承人的坚守。
除实践体验,团队还开展调研,走访当地居民、文化场所,了解木刻版画在乡村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困境。同时,通过拍摄纪录片、制作宣传海报、举办小型展览等,向更多人推广岳阳木刻版画,让非遗走进大众视野,助力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乡村文化振兴添彩 。
图为木刻版画非遗文化讲师为实践团队成员讲解。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尝试木刻版画。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认真刻画细节图。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描摹细节图。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拓印过程。陈红鹭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成品展示。陈红鹭供图。
图为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非遗工匠小镇前进行合影。冯钦程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