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以人文温度筑牢反 诈防线,守护病患“心安之门”

重庆市武隆区,2024年7月6日——为提升基层群众医疗诈骗防范意识,切实保障群众财产与健康安全,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救‘护’乡,星火守安康”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反诈护健康,共筑安全网”主题防医疗诈骗宣传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和就医患者普及医疗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技巧,吸引百余名居民参与,获广泛好评。精准定位场景:医院门口成反诈宣传“关键阵地”仙女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接诊量超200人次,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达60%。实践团调研发现,不法分子常以“代挂号”“特效药代购”“虚假体检”等名义,在各个地方针对病患实施诈骗。“病患就医时心情急切,极易落入陷阱。”中心门诊部主任指出,“在院门口开展宣传,能第一时间阻断诈骗链条。”活动现场,实践团在门诊大厅外设置反诈服务台,”悬挂警惕医疗诈骗套路,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横幅,并摆放印有本地真实案例的展板。”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诈骗宣传何思璇摄)

三大骗局深度解析:从话术到应对全拆解

实践团针对医院周边高频骗局,设计“话术警惕词—真相揭秘—提醒语”三步解析法,并制作成便携卡片免费发放:不法分子常以“包治百病”“祖传秘方”等话术推销无批准文号的“三无”药品,借“免费试用”诱导购买,实则无效甚至有害,买药务必认准医院药房或正规药店,查验“国药准字”;“10元洗牙”“免费检查”多为低价引流陷阱,虚构“牙周病”后强制推荐高价治疗,签字前务必确认收费明细,拒绝强制消费并保留票据;宣称“国家认证”“央视推荐”的保

健品实为普通食品冒充,伪造证书夸大降血糖、抗癌等疗效,切记保健品非药品,有病必须就医,认准“蓝帽子”标志;若不慎受骗,立即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告知家人避免二次受骗,同时拨打12315或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助。防诈口诀:“神药免费多猫腻,查证签字要牢记;保健品非灵丹,有病就医别迟疑!”

(图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诈骗骗局韩延洋摄)

即时互动服务: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咨询”区别于传统讲座模式,实践团采用“一对一答疑+情景模拟”形式,针对病患群体特点设计宣传内容:“就医反诈卡”:制作便携卡片,列举“冒充医生诈骗”“虚假检验报告”“代缴费用骗局”等5类高频场景,并附维权电话;方言顺口溜:创作“看病莫信小广告,医院官网查得到;转账之前问子女,守住养老钱袋子”等短句,由志愿者用方言朗读,增强记忆点。

(图为居民主动询问诈骗知识韩延洋摄)

此次医院门口的反诈行动,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急救+反诈+人文”三位一体服务的创新实践。通过精准定位场景、创新互动形式、融入情感关怀,团队不仅筑牢了病患群体的财产安全防线,更传递了社会的温暖与信任。未来,“星火”服务将持续点亮基层,为构建平安医院与和谐社区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大合照韩延洋摄)

通讯员:石雅、刘玉琦、杨志鹏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