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行走的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长沙暑期红色文化之旅

近日,为期四天的长沙红色文化深度游活动圆满落幕。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在7月6日至9日期间,通过探访雷锋纪念馆、橘子洲、长沙规划展示馆、烈士公园、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及新民学会旧址、湖南博物馆等标志性景点,深度感受了长沙的历史底蕴、红色文化与科技创新魅力。活动以“追寻红色记忆,共绘时代新章”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体验,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兼具教育与启迪的文化盛宴。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学生们怀着敬意走进长沙雷锋纪念馆。纪念馆庄严肃穆,雷锋雕像身着军装,目光坚毅,基座刻有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陈列馆内泛黄的日记本、补了又补的袜子、《毛泽东选集》等文物,诉说着他“螺丝钉精神”的坚守。展览以时间轴呈现其从苦难童年到无私奉献的一生,深刻诠释“平凡中见伟大”。馆内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细致讲解、贴心服务,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浓厚氛围。参观中深刻感悟:当代青年需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以专注学业、主动助人、拒绝躺平的实际行动,让青春成为照亮他人的光,在平凡中铸就伟大,续写时代精神史诗。

图为匠心社会实践队队员在雷锋纪念馆参观。谌云君供图

橘子洲的科技与诗意邂逅

橘子洲头如一条青翠玉带横卧湘江,西倚岳麓山,东瞰长沙城。碧波荡漾间,洲上橘林四季分明,春时花香袭人,与滔滔江水共绘灵动画卷。伟人毛泽东青年雕塑傲立洲头,32米高的身影昂首远眺,眉宇间激荡“问苍茫大地”的豪情,红色精神在此凝聚成青春之火,激励学子胸怀天下。漫步其间,可乘观光小火车穿梭橘林,驻足江畔聆听浪声,触摸历史厚重:唐代垦洲种橘的勤耕,近代革命者的热血,皆在草木间低语。青年在此,既能感受自然之静谧,亦能汲取文化之滋养。夕阳西下,霞光染江,仿佛将时光凝成诗篇。橘子洲头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青春与历史共鸣的圣地,让每一位来访者将湘江的碧波与青春的印记,永远镌刻心间。

长沙规划展示馆的未来之约

随后,学生们移步长沙规划展示馆,在“山水洲城”主题展区中,通过数字化展陈、沉浸式光影空间,全景式了解长沙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蓝图。“星城印象”“历史长河”“规划长廊”等板块,以科技赋能文化表达,让学生在互动中畅想“新长沙”的无限可能。馆内特色项目“幻城2050”更以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了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奇幻景象,激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

红色记忆与自然疗愈交织

第三天,行程聚焦红色历史与自然景观。烈士公园内,苍松翠柏间,学生们瞻仰革命先烈事迹,感受烈士精神的庄严与厚重。随后,毛泽东杨开慧故居与新民学会旧址的探访,通过历史实物、图文资料与场景还原,生动再现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学生们驻足于杨开慧手稿、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照片前,对革命先辈的信仰与奋斗精神肃然起敬。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为行程增添了深刻的历史厚重感。

湖湘文明的时空对话

活动尾声,学生们走进湖南博物馆,在“湘博时光里”主题展区中,跨越时空触摸湖湘文明。马王堆汉墓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以沉浸式光影演绎,重现了汉代贵族辛追夫人的传奇故事;最新科研成果“湖湘音乐史”展项,通过触屏交互技术,带领学生探索湖南音乐的千年脉络。学生们纷纷表示,馆内展陈不仅展现了文物的历史价值,更以科技赋能让文化“活”了起来。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共有、共建、共享”理念,让公众深度感知湖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匠心社会实践队队员在湖南博物馆门口合影。余淼琪供图

文化之旅引发深度共鸣

此次四日行程,通过精心设计的路线与多元体验,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科技创新与历史传承间建立了深度联结。参与者张先生感慨:“从雷锋精神到未来城市规划,从革命故居到生态科技,长沙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令人震撼。”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各景点累计接待学生超XX万人次,线上互动话题阅读量突破XX万,成为暑期文旅热点。 长沙,这座兼具历史深度与时代活力的城市,正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创新的表达方式,持续书写“新时代的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标杆”“红色教育的典范”等城市名片。未来,更多融合历史、科技与人文的文旅项目,将进一步助力长沙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目的地。(通讯员 陈思睿)

http://oss.cjn.cn/images/20250717/1752765872793badf1759-2c78-458e-b51c-2cd5fd9e0661.jpg
http://oss.cjn.cn/images/20250717/175276587439388690302-69d0-44d1-ba24-9fc976496244.jpg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