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个小女孩在地震来的时候,躲在卫生间角落用枕头护头,做法正确吗?”7月16日上午,在武汉市科技馆内,江岸区铭新街小学副校长舒凌以《防御自然灾害》为主题的国家安全微课在此开展。她通过展示一张情景图片,向身边14名学生抛出问题。
课程伊始,14名学生分成两组轮流走进地震体验屋。随着模拟震感从轻微摇晃逐渐加剧,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尝试避险动作。体验结束后,舒凌播放了我国近年自然灾害的视频,台风“摩羯”的呼啸、河南暴雨的湍急画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原来灾害离我们并不远!”一名学生小声说道。
随后,舒凌结合情景图片讲解如何应对,并针对不同的地震级别进行引导。雷暴雨天气行为指南图片前,舒凌引导孩子们了解:要避开积水、及时收衣物、远离广告牌,同时关好门窗等知识,这些细节都能为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当讲到泥石流逃生时,她故意抛出“陷阱题”:“小朋友们,泥石流来了,往上面跑对吗?”“不对!会被冲走!”有学生立刻摆手反驳。“正确做法是向垂直于泥石流的高处跑。”舒凌边说边用手势演示,“就像这样,向两边的山坡上跑,才能躲开危险。”
舒凌向孩子们介绍,我国在应对自然灾害上有着完善举措,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还设立了应急管理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机构,同时配备风云四号等自然灾害探测仪器,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舒凌指着PPT上的风云四号卫星图片说:“这些‘太空千里眼’能提前捕捉台风、暴雨踪迹,有关部门会第一时间发送预警短信,帮助公众避险。”
长江流域壁画前,孩子们驻足凝视奔腾江浪;水力发电装置体验区,孩子们亲手按压装置,生态保护与灾害预防的关联,在体验中悄然扎根。
小朋友体验水力发电 实习生吴瑶摄
据悉,作为武汉市2025年暑期“江城少年国安教育基地行”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师研学游”将有更多中小学名师参与,依托27家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开展游学活动,多领域普及国安知识。感兴趣的家庭可扫描相关二维码,预约参与后续课程。
扫描上方二维码 参与活动
(张轶 实习生 吴瑶 通讯员 王益)
【编辑:李沅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