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特工队”出动—万载小卫士用科技解锁蓝天密码


(作者 甘彬彬,金佳保)7月17日,南昌大学香樟流萤支教队携手西门子爱绿教育计划,秉持“科技有为”理念,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童心港湾”乡村教育基地开设一堂别样的“科技让空气更清新—万载小卫士在行动”主题课程。

当前,全球正迎来一场以低碳、智能、可持续为核心的绿色科技革命。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在此背景下,南昌大学香樟流萤支教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科技教育融入支教实践,意在引导青少年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探索科技如何赋能环保。

1.jpg

万载因烟花爆竹产业闻名,但燃放烟花释放的污染物侵蚀空气质量。课堂伊始,支教队员朱曜炀通过图片展示与互动问答,讲解了PM2.5、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让同学们认识到这些污染物对生活的影响。支教队员表示,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观察空气污染物,他提前一个小时将双面胶放置在教室前门和后门,收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展示环节时,刘同学第一个回答道:“我每天呼吸的空气竟然有这么多不干净的东西”。

2.jpg

随后,支教队员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科技在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方面的应用,包括设置在街边的地面监测站、能够高空检测污染源的无人机巡查系统,以及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的大范围环境监测。看到这些先进的监测设备,同学们纷纷指出日常生活中看见的监测站点,并讨论着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各种用途。最后,支教队员强调,科技是环保的有力支撑,但保护环境更需每个人的切实行动,让同学们意识到自身在改善空气质量中的作用。

3.jpg

一堂课,一次实验,一场科技展示,为万载的同学们打开认识环保科技的新视窗。从“知”污染之害,到“识”科技之能,再到“悟”行动之要,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绿色理念的深耕与科学精神的启蒙。当“万载小卫士”们开始思考如何用科技守护家园的蓝天白云,我们看到的正是国家“双碳”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希望之光,以及科技赋能、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