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东华(左)、廖长青(右)幽默回应
彭东华(右)和同事在研判事故案情
今年春运期间,廖长青(右)在路口为司机指路
黄石交警在开展夜查行动
黄石交警在积水中帮助被困车辆
近日,黄石两名交警的故事在全网刷屏。一名初中生小陈(化名)将感谢信送到交警队,信中特别提到要感谢一位“很老的交警”和一位“微胖但很年轻的交警”。这封质朴的感谢信经新华社、央视、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转发,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次。网友们纷纷为交警点赞,一名武汉网友为此特地作诗称赞。
7月16日,记者找到故事主人公——黄石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黄石港大队民警彭东华、廖长青,了解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徘徊的少年与两名交警 一次温暖相遇让人难忘
5月21日晚8时许,黄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黄石港大队门前出现一个徘徊的身影。值班民警注意到,一名背着书包的少年正在哭泣。察觉到异样后,带班领导彭东华和廖长青立即走出大队,上前询问。
经过交谈,彭东华和廖长青得知,这名少年叫小陈,今年正在上初中。当天晚上,小陈因为英语默写没及格,被家长批评后负气出走。他乘坐公交车来到黄石港区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黄石港大队门前。走累了,他就坐在石墩上哭了起来。
突发警情的出现,让他们的沟通不得不暂停,民警将小陈安顿在值班室后迅速出警。半小时后,彭东华和廖长青回队得知小陈还未吃晚饭,当即为他点来一份饭菜。
随后,彭东华和廖长青陪在小陈身旁,聆听他的烦恼。他们一边开导他,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一边联系小陈的母亲阮女士,告知相关情况。很快,阮女士赶到,但彭东华和廖长青并没有直接让阮女士将小陈领走,而是对母子二人进行劝说。
“我们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也要适当调整一下教育的方式方法,所以就对他们二人分开进行了劝说。”彭东华事后告诉记者,他劝说阮女士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适当调整一下教育的方式方法。廖长青则劝说小陈,要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与双方进行交流后,母子最终和解,向民警表示感谢后离开。
本以为此事到此便画上了句号,可没想到时隔近一个月后,小陈将一封感谢信送到黄石港大队。信中,小陈对民警当晚的帮助表示感谢,更用童真的笔触描述两位民警“一位很老还有一位微胖但很年轻”。他报告喜讯说,回家之后他调整了心态和学习方式方法,如今英语默写次次都是高分。
感谢信引发关注 网友点赞当事民警
这件事随后被媒体报道,引发新华社、央视、人民网、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等多家媒体及单位转发,迅速登上热搜。来自全国的网友感动于黄石交警的温情执法,纷纷为他们点赞。
北京网友“走在天上”评论,自己被这一幕给感动到了;四川网友“兔子”表示,交警叔叔最可爱;江西网友“晨晓8694”则表示,向交警致敬;黄石本地的网友“听夏CM”很是自豪,评论中说为黄石的交警点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市民邱凌看到报道后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警局值班室的灯光》点赞黄石交警:“那个默写不及格的夜晚,英语单词在书包里发烫,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根快要断的弦。警局玻璃门映着,两个藏蓝色的身影——一个如山岳般沉稳,一个似新竹般挺拔。他们递来的矿泉水瓶,装着整个银河的温柔;值班室的盒饭香气,吹动了五月的晚风。钢笔在信纸上欢跳,沧桑和微胖的注脚里,藏着一颗星星的闪烁——那是警徽接住了月光,轻轻别在我成长的衣襟上。所有成长的谜语,终将在时光里揭晓;被泪水打湿的默写纸,折成了向上的阶梯;那晚值班室的灯光,将成为一生的朝阳。”
网友们感动的同时,又对小陈信中关于两位民警“老”与“微胖”的形容充满好奇,纷纷猜测他们究竟长什么模样。
为了回应网友,两位民警随后在新闻视频中出镜,并幽默打出标语向小陈隔空喊话:“我很老吗?”“我很胖吗?”
“老交警”彭东华 日均调解3起纠纷的“灭火队长”
彭东华“老”吗?记者见到彭东华时,他头上少有白发,整个人比较精神。“我今年53岁了,是1995年参警的,一直都在交警,目前是黄石港大队事故调处中队中队长。”彭东华说,那天他忙了一天事故调处工作,晚上值班时又紧急出警,所以看上去有些疲惫,就让小陈觉得自己“很老”。
记者了解到,彭东华负责事故调处工作已经有22年了,日均调解纠纷3起,被同事们称为“灭火队长”。“出了事故来到我们这里的,大多有矛盾纠纷,我们就需要想着如何去帮他们化解,不要让矛盾升级。”彭东华表示,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事故民警还会开展普法教育工作,让事故双方以此为戒,这样工作十分有意义。
“微胖交警”廖长青 暴雨中转移30名群众的暖心交警
“我现在是155斤。”当记者见到廖长青时,他笑着解释道,前几年生病按医嘱吃了含激素的药物,导致自己有些微胖,“不过我经常锻炼,体能测试照样达标。”
作为黄石港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廖长青平时主要是负责路面巡逻、违法查处等工作,日均巡逻约50公里。今年暴雨季,他曾在积水中救助因暴雨而被困的15辆车,安全转移车上30余名群众。
小陈来到大队当天晚上,他正好和彭东华一起值班,负责处置辖区交通事故。“我对小陈的印象挺好的,感觉他很聪明,也愿意学习,但可能是心态和学习方法的问题,成绩才没有什么起色。”于是,廖长青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小陈,并告知一些调整心态的方法。
得知小陈后来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廖长青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廖长青告诉记者,自己的岗位就是长期和群众、司机打交道,在日常工作中,他会留心身边市民的一言一行。发现有市民遇到困难或情绪不稳定时,他都会及时上前予以帮助,小陈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黄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袁红林告诉记者,彭东华和廖长青是黄石交警中的一员,人民群众的感谢和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都是因为他们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这体现了新时代公安交警“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和担当。袁红林表示,交警是公安机关最贴近老百姓的警种之一,全市交警会始终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筑牢守护人民群众平安出行的防线,让广大群众文明、平安出行。(记者 李飞)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