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国梁振兴篇章:青春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筑梦大足·乡约国梁”团队实践纪实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重庆市大足区国梁镇正以其独特的红色基因和创新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2025715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筑梦大足·乡约国梁”三下乡实践团队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用青春的汗水和智慧,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这一天,团队成员们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体验和学习交流,不仅感受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更探寻了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为国梁镇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康养李园:在采摘中感受乡村振兴的硕果清晨,实践团队来到了“大有田园”项目中的康养李园。这里不仅是国家AAA级景区,更是国梁镇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康养李园流转土地约400余亩,种植了大量优质的李子树,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更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在果园里,团队成员们戴上草帽,拿起篮子,开始采摘李子。一颗颗饱满的李子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成员们一边采摘,一边与当地果农交流,了解李子种植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果农们热情地分享着他们的故事,讲述着这片土地如何从荒芜变为如今的丰收果园。“这里的李子不仅口感好,而且富含营养,深受市场欢迎。”一位果农说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我们不仅提高了收入,还改善了生活条件。”通过采摘李子,团队成员们不仅体验了农事活动的乐趣,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这片果园不仅是村民的“致富树”,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树”。

05574CB884B7E5F3895FDA5C2F6BF532.jpg


图表 1重外学子康养李园的农耕体验

奉荃绿蔬基地:在劳作中体会乡村振兴的艰辛采摘完李子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奉荃绿蔬种植基地。这里种植了大量苦瓜等蔬菜,是国梁镇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在基地里,成员们换上工作服,拿起工具,开始摘苦瓜、浇水灌溉。苦瓜藤蔓茂密,成员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寻找成熟的苦瓜。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热情不减。在劳作过程中,成员们与基地的工作人员交流,了解苦瓜种植的技术要点和市场销售情况。“苦瓜虽然味道苦,但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基地负责人说道,“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我们不仅提高了产量,还保证了品质。”通过亲身参与摘苦瓜和浇水灌溉,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和乡村振兴的不易。每一颗苦瓜都凝聚着农民的汗水,每一片菜地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QQ图片20250715214201(2).jpeg


图表 2重外学子奉荃绿蔬蔬菜基地农耕体验

农机队:在学习中领略乡村振兴的科技力量下午,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国梁镇的农机队,参观学习先进的农耕工具。农机队队长汪培华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新型农机设备,如大疆T50农用无人机、履带旋耕机等。在汪队长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亲自体验了这些高效农耕工具的操作。大疆T50农用无人机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农药喷洒和播种,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履带旋耕机则可以在复杂地形上进行高效耕作,减少了人力成本。“科技兴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汪队长说道,“通过引入先进的农机设备,我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通过参观学习农机队,团队成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对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些先进的农机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QQ图片20250715222754(13).jpeg

图表 3重外学子学习使用农用无人机

青春实践:在田野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当青春的汗水洒在田野里,乡村振兴的故事便有了更生动的注脚。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筑梦大足·乡约国梁”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通过亲身实践,不仅体验了农事活动的乐趣,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成就。国梁镇用实践证明:守住红色的根,用好创新的笔,就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出最美的时代答卷。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他们将把所学所感带回学校,传播给更多的同学,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团队成员们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国梁镇的实践成果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筑梦大足·乡约国梁”三下乡实践团队的青春实践,也为国梁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书写了新的篇章。

文案:何梓桐

照片:杨启烽

审核:罗榕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