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淮北师范大学“沿历史,传情怀”实践队走进位于濉溪县临涣镇的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
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临涣镇临涣古城内的文昌宫,始建于唐,原名昌帝宫,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作为书院,民国时期设立学校。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共淮北地区组织的主要创立者朱务平烈士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如今,这里是红色旅游的知名景点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8年11月10日,刘伯承率中原野战军前线指挥部东进淮海前线,与陈毅、邓小平会合,指挥部就设置于文昌宫。11月16日,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事务。在此期间,文昌宫各院落都承担着重要职责:北院是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首长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作为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处、通讯处。虽然条件简陋,但总前委成员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23日,总前委又迁至临涣东约五公里的小李家 ,之后再次迁往河南商丘南张菜园,在文昌宫先后历时近50昼夜。
如今走进文昌宫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砖黑瓦的房屋,古朴而庄重。馆内设有6个展室,其中原总前委会议室、通讯处、警卫处和首长卧室系原状复原陈列,让参观者仿佛能看到当年首长们在这里研究战略部署、指挥战斗的场景。其余展室为史料陈列,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展现了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战役过程和伟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据了解,每年前来参观的人数不断攀升,无论是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还是单位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这里都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许多参观者表示,来到这里,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对旧址进行多次整修扩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展览水平。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讲解员,为游客提供详细生动的讲解服务。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更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