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5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吴迪)陶瓷做成的编钟、雕刻在皮影上的荆楚传说、能听到江汉关钟声的互动装置……2025年“梦绘江城,美润童心”武汉市中小学生艺术展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开展。艺术展从全市15个区精选出1200件作品,展现武汉的红色历史、人文底蕴、城市精神。孩子们用创意和巧手,呈现出他们眼中的多彩江城。
艺术展现场。记者刘嘉 摄
记者看到,艺术展位于武汉美术馆D、E展厅,以区为基本单位进行展示。作品形式多样,不光有书法、绘画作品,还有陶艺、扎染、纽扣画、戏曲服饰、黏土手工、建筑模型、互动装置等,创意十足。“这场艺术展好看又好玩!”家长陈礼俊说,孩子们用彩色纽扣拼出家园美景、用废纸板搭建‘迷宫’、城市街道复刻模型,充满童趣的奇思妙想让他“一步一惊喜”。
育才怡康小学学生讲解皮影作品。记者刘嘉 摄
艺术展里满满的武汉元素,让前来参观的师生倍感亲切。一元小路、二曜路、三阳路……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作品《慢‘布’江城》将武汉街道、美食、建筑拼进一张巨幅布艺画中,成为艺术展上的“热门打卡点”。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学生制作的《江汉之声》锡纸互动装置,只要按下按钮,就能听到江汉关钟声、过早叫卖声、地铁报站声等。江岸区育才怡康小学师生用皮影作品呈现了伯牙子期、大禹治水、黄鹤楼等楚地传说,将现代技术与非遗文化巧妙融合。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七小学的陶艺作品《凤鸟纹》展现出盘龙文化独特魅力。现场,孩子们还在23米长卷上共同绘画心目中的江城,憧憬城市美好未来。
华中里小学师生的“建筑复刻”。记者刘嘉 摄
“我在艺术展上看到了武汉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生动的城市烟火气息。我很骄傲我是武汉人,我的家乡很美!”武汉市第十一初级中学营房校区学生姚澄见感叹。
孩子们将城市街景“搬到”艺术展现场。记者刘嘉 摄
当天,华师一附中初中部七年级女生张瑞涵一直忙着向大家介绍她的作品。她的画作《国风古韵》中,身着汉服的女孩吹着竹笛,背景中既有古色古香的黄鹤楼,也有高楼大厦。“我的画作第一次在这么大的美术馆中展出,还受到了很多称赞,内心很受鼓舞。以后,我会把兴趣爱好坚持下去,画出更多好作品。”张瑞涵说。
艺术展现场。记者刘嘉 摄
“这场少儿艺术盛宴不仅是创意佳作的陈列,更是跨越心灵的对话,激荡着孩子们心中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些作品被更多人看到,碰撞出更多火花,让美育的种子在江城生根发芽。据悉,艺术展由武汉市教育局指导,武汉美术馆、武汉教育电视台主办,将一直持续至10月14日。
【谢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