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行走的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爱心支教行##护眼课堂搬进大山##从眼睛开始的乡村健康课#“医工筑梦兴乡队”三明支教:为乡村娃播撒眼部健康种子
“小朋友们,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像什么吗?”“像照相机!”6月的三明市洋中村中心小学旗台下,一场生动的眼部健康科普课正在热烈互动中。来自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的“医工筑梦兴乡队”眼视光专业的队员们,正用童趣满满的方式,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一扇守护视力的知识之窗。
作为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站,这支由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专业师生组成的队伍,带着专业设备和精心设计的课程来到洋中村。考虑到乡村孩子户外活动多、电子设备使用习惯逐渐普遍,眼部健康防护意识相对薄弱,队员们将课堂搬进小学,从“眼睛的秘密”讲起,用眼球模型讲眼球结构,结合日常案例讲解近视形成的原因。
“看书时,眼睛要离书本多远呀?”队员们举起尺子现场示范,“至少要保持33厘米,大概是我们一臂的距离哦!”在“问答”游戏环节,孩子们争相说出图片中错误的用眼习惯——趴在桌上写字、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在昏暗光线下看书,在欢笑中加深了对护眼知识的记忆。
活动围绕视力保护展开,先以趣味实验揭示近视形成原理,随后从用眼时长控制、光线环境选择、营养补充等方面,系统讲解科学护眼知识。讲师现场示范标准读写姿势,指导大家规范完成眼保健操,还分享了远眺、热敷等日常护眼技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助力参与者掌握全面的护眼方法,呵护视力健康。洋中村中心小学的老师感慨道:“平时我们也会提醒孩子注意用眼,但专业的科普和检查还是第一次。这些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太有意义了。”
“医工筑梦兴乡队”带队老师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健康护航,而儿童视力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此次支教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能将眼部健康的理念扎根在孩子们心中,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接下来,队伍还将走进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更多针对性的健康服务,用专业技能为乡村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已连续多年组织“三下乡”队伍深入基层,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健康科普、技能帮扶等活动,让师生在实践中践行医者初心,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