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三下乡##行走的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寻迹朱子故里:医学生漫步文化园 感悟千年理学底蕴
尤溪县南部的朱子文化园,藏着一片浸润着千年书香的天地。这里依山傍水,青瓦飞檐的仿宋建筑群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飞翘的斗拱、雕花的窗棂,处处透着古朴雅致的气韵。作为朱熹诞生地的文化地标,这片园区不仅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更是承载着朱子理学传承脉络的精神家园。
6月22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工筑梦兴乡队”的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踏入这片文化沃土。刚过巍峨的牌坊楼,“朱子文化园”五个苍劲有力的匾额便映入眼帘,笔锋间的沉稳厚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理学思想穿越千年的坚守与传承。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队员们沿着路径缓缓前行,仿佛一步步走进了历史的褶皱里。
朱子文化苑内,时光仿佛在此驻足。泛黄的古籍整齐陈列,书页间的批注墨迹依稀可辨,静静诉说着历代学者对朱子理学的研读与传承;墙上悬挂的字画,或绘武夷胜景,或书“格物致知”箴言,笔墨间流淌着文人风骨;几座栩栩如生的雕塑,还原了朱熹讲学、著述的场景——只见他手持书卷,目光深邃,仿佛仍在与后世学子对话。队员们屏声静气,在展柜前驻足良久,从“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治学规范里,读懂“为学之序”的严谨;从“孝悌忠信”的训诫中,触摸传统美德的温度。
移步相邻的博物馆,更多历史细节扑面而来。玻璃展柜里,锈迹斑斑的砚台、磨损的经卷刻本,见证着旧时学子的苦读岁月;互动屏上,朱子家训的解读与现代生活场景相映,让人读懂“洒扫应对”的日常里藏着的修身之道;角落里,一组复原的古代私塾场景引人驻足,案几上的油灯、散落的竹简,仿佛还留着少年朱熹苦读的身影。队员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感悟,有人写下“原来‘知行合一’的道理,早在千年前就已如此深刻”,有人拍下展柜里的“劝学图”,说要带回学校分享给同学。
走出博物馆时,夕阳正为文化园的飞檐镀上一层金边。队员们回望这片浸润着书香的土地,心中多了一份对文化根脉的敬畏——在这里,不仅看到了古建筑的美,更触摸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这场文化之旅,让青春的脚步与历史相遇,也让“传承”二字,在实践的行囊里又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