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赴乡村之约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却挡不住一群青年奔赴乡的脚步。76日至725日,青葵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带着满腔热忱,走进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王家桥镇王家桥初级中学展开“红桑榆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开启了为期19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一个课堂走向另一个课堂,从文化传承到爱心帮扶,队员们以青春之名,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写下了属于他们的成长故事。

一间教室,播撒知识的种子

王家桥王家桥初级中学的教室里,总能传来朗朗书声与阵阵欢笑。这支以青葵为名的队伍,正如向日葵追逐阳光般,渴望为乡村孩子带去知识的光亮。队员们根据当地需求开设了科学科普,化学实验,传承中国文化等课程,用精心设计的课堂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77日,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课堂,对上的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孩子们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志愿者老师。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对上志愿者老师青涩的脸庞,这是孩子与志愿者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双方都笨拙的介绍着自己,经过一个下午的接触,大家逐渐熟悉起来。

纪实稿2.jpg
图为志愿者展开双龄,介绍防溺水相关知识。曹谈琳 供图

一个瓶子,打开孩子的心扉

志愿者们带着五颜六色的试剂瓶和烧杯,走进教室大家知道吗?这些瓶子里藏着会预报天气的魔法哦。志愿者老师举起一只透明玻璃瓶,孩子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制作从溶解硝酸钾开始。志愿者先往热水里倒入白色晶体,像在调制一杯神秘饮品。孩子们拿到溶液后,小心翼翼的摇晃杯子,慢慢的将溶剂溶解在水中。对于孩子们来说,最神奇的环节是混合溶液。当装着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液与乙醇溶液相遇,原本澄清的液体渐渐泛起雾霭,像把夏日的晨雾装进了瓶子。看,这就是天气瓶的秘密。志愿者指着瓶壁上凝结的晶体,温度变了,它们就会换样子——晴天像星星撒落,下雨前会缠成棉花糖似的丝。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互相展示。有个小姑娘突然问:天气瓶可以预测下雨吗志愿者老师告诉她,让她观察瓶底的结晶,随着底部结晶的变化,可以预测到天气的变化。夕阳斜照时,每个孩子都带着一瓶天气回家。瓶中的晶体随温度轻轻变幻,就像把科学的浪漫,种进了孩子们童真无邪的心里。

纪实稿1.jpg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称取硝酸钾和氯化铵试剂。曹谈琳 供图

一场星系,激发孩子的热情

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志愿者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关于黑洞知识的课堂。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探索宇宙奥秘的奇妙旅程。上课伊始,志愿者老师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场:同学们,你们知道宇宙中有一种神秘的天体,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掌控吗?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奇与兴奋写在他们稚嫩的脸上。带着满满的期待,孩子们跟着志愿者老师正式开启了黑洞探索之旅。志愿者老师从黑洞的基本概念讲起,告诉孩子们黑洞不是真正的,而是一种引力极其强大的天体。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黑洞强大的引力,志愿者老师举了个牛顿被苹果砸的经典例子。还讲解了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引力。接着,志愿者借助简单易懂的图片和动画,向他们展示黑洞的形成过程。当一颗质量巨大的恒星走向生命尽头,它会发生剧烈的超新星爆发。爆发后,恒星的核心会不断坍缩,最终形成一个密度极大、引力超强的黑洞。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被这震撼的宇宙演化过程深深吸引。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提问,小手举得高高的。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童真与好奇,志愿者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敢探索。这堂关于黑洞的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引领他们继续探索浩瀚宇宙的无穷奥秘。

纪实稿3.jpg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生动形象的介绍关于黑洞的分类和知识。曹谈琳 供图

在暑期实践这场双向奔赴里,被照亮的从来不止一方。孩子们用清澈的眼睛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是田埂上的蒲公英,哪怕落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能借着好奇的风,长出向天空的触角。而我们带走的,是比任何奖状都珍贵的礼物:在泥土芬芳里,重新读懂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不是给予,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在仰望星空时,并肩种下更多可能。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王家桥镇王家桥初级中学的日子,青葵志愿队始终秉持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校训“学高身正,诚毅笃行”,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路,争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优秀团队。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