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心帆课堂:仲夏情绪航行指南


为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7月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在王家桥初级中学七彩假期暑期爱心托管班中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科普课。在志愿者老师郑可欣的引导下,20余名初中生通过趣味互动、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系统学习了情绪管理知识,深刻理解了“我的情绪我做主”的课程主题。(插入图1)

                                              图1.jpeg

课堂伊始,志愿者老师通过动画短片《情绪总动员》引出课程主题。视频中生动呈现的“乐乐”“忧忧”“怒怒”等拟人化情绪形象,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能从视频里找出多少种情绪?”随着老师的提问,同学们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火热。志愿者老师引导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模仿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们在欢笑中认识到情绪表达的多样性。(插入图2)

 

图2.jpeg

 

在知识讲解环节,志愿者老师采用“情绪生物课”的创新形式,结合神经科学知识解析情绪成因。当老师解释“多巴胺是快乐的奖赏激素”时,有同学恍然大悟:“难怪打完篮球会特别开心!”针对青春期常见的焦虑情绪,老师通过“野马效应”实验案例,形象说明情绪失控的危害:“就像被蝙蝠叮咬的野马,我们的坏情绪往往源于对小事过度反应。”同学们认真记录情绪调节口诀“停一停、想一想、做一做”,纷纷表示要将这个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课程特别设计了“情绪解压工坊”实践环节。在“海龟汤”心理游戏中,同学们通过逻辑推理破解“公园坠人”“蝙蝠杀马”等隐喻故事,学会换位思考;在“呼吸放松训练”中,大家跟随老师指导进行腹式呼吸练习,现场体验快速平复情绪的技巧。(插入图3)

图3.jpeg

针对青春期特有的情绪困扰,志愿者老师重点讲解了“踢猫效应”。通过情景剧表演,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负面情绪传递的连锁反应。当看到“被老板批评的爸爸迁怒孩子,孩子又欺负小猫”的模拟场景时,七年级的小王深有感触:“上周我因为数学考砸了就对妹妹发脾气,现在知道这样不对。”老师适时引导同学们讨论健康宣泄方式,运动、倾诉、艺术创作等建议引发热烈反响。(插入图4)

图4.jpeg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但我们可以做情绪的主人。”课程尾声,老师带领同学们完成“情绪承诺树”集体创作,每片树叶都写着个性化的情绪管理计划。托管班负责人表示,这种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又强化了自主管理意识。后续将持续开展“心灵树洞”“情绪日记”等延伸活动,巩固课程效果。

 

据悉,本次课程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志愿团队奔赴湖北省松滋市,“以脚步丈量乡土,以热忱服务桑榆”主题活动开展的特色课程之一,目的旨在利用志愿者的引导,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为其健康成长注入“心”能量。据参与活动的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向家长分享学习心得,还教家人一起练习情绪调节技巧。志愿者们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良性循环。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