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用艺术为乡村振兴添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心乡建之“植此青绿·绘农助兴”志愿服务队踏上征程,前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蔡旗镇蔡旗村、野潴湾村及金家庄村开展实地考察与墙绘。7月5日志愿服务队一行33人从武汉出发,先乘坐火车前往兰州,而后换乘大巴抵达民勤县蔡旗镇。这一路,队员们跨越千里,不仅领略了沿途风光的变幻,更在心中对即将开展的志愿工作充满期待。
火车上的跨越:从江城到金城的风光流转
当火车缓缓驶出武昌站,队员们透过车窗,与熟悉的城市风景暂别。武汉的夏日,长江水悠悠流淌,两岸高楼林立,桥梁横跨江面,尽显江城的繁华与活力。随着火车一路向西行进,窗外的景色逐渐发生变化。进入河南境内,广袤的平原上,大片的农田整齐排列,金黄的玉米和翠绿的大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这里的土地平坦而辽阔,与武汉的江湖纵横截然不同,让队员们感受到中原大地的厚重与朴实。队员小李望着窗外连绵的农田,若有所思地说:“咱们在武汉习惯了依水而作,这里的乡亲们却在平原上耕耘,不同的土地孕育不同的生活,可大家对土地的热爱是一样的。这也让我明白,乡村振兴的‘画笔’,得贴合每片土地的脉络。”
再往西,进入陕西境内,黄土高原的风貌开始映入眼帘。连绵起伏的山峦呈现出独特的土黄色,一道道沟壑仿佛是岁月刻下的皱纹,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窑洞点缀在山坡上,偶尔还能看到放羊的村民,悠扬的羊鞭声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黄土高原,这次亲眼看到,真的很震撼。”队员王雪妮兴奋地说道。
图为火车上拍下的南北景色差异 詹沙供图
火车继续前行,夕阳缓缓下沉,给天际晕染出橙黄交融的色彩。队长赵一欣恰好捧着一束淡紫色小花,将其置于窗边小桌,阳光透过玻璃洒下,花影与夕阳在车厢里交织。“你看,这束花配上窗外的落日,像不像咱们奔赴民勤的缩影?带着美好出发,一路收集风景,也准备把美好种到乡村去。”赵队笑着分享,这一幕让大家明白,哪怕旅途漫长,也总有温柔瞬间,正如他们期待用墙绘给民勤带去的温暖。 最终火车抵达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既有西北城市的豪迈,又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黄河铁桥横跨在黄河之上,见证着兰州的发展与变迁。队员们在兰州短暂停留,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也为接下来的行程积蓄着力量。
图为火车上拍下的夕阳 赵一欣供图
大巴上的奔赴:从兰州到民勤的风沙与希望
离开兰州后,队员们换乘大巴,向民勤县蔡旗镇进发。随着大巴车逐渐远离城市,道路两旁的景色愈发荒凉,大片的戈壁滩和沙漠出现在眼前。沙丘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风沙不时地拍打着车窗,发出沙沙的声响。
行至傍晚,夕阳的余晖倾洒而下,给连绵的沙丘镀上一层金边。风沙拍打着车窗,却挡不住这抹晚照的温柔。队员们望着窗外,白日里干涩的风沙路,因夕阳变得格外动人。“在大巴上看夕阳,和火车上又不一样。火车里是奔赴未知的浪漫,大巴上是靠近目的地的期许,这夕阳就像民勤给咱的预告,哪怕环境艰苦,也有独特的美等着被发现。”
图为大巴车上拍下的夕阳 刘淇供图
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上,队员们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沿途,偶尔能看到一片片绿色的植被,梭梭树、红柳等耐旱植物在风沙中傲然挺立,它们就像是沙漠中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队员陈明宇盯着窗外的梭梭树,轻声说:“这些植物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都能扎根生长,咱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应该有这份韧性,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把事做好。”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大巴车终于抵达了民勤县蔡旗镇。这里的房屋大多是土黄色的,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显得质朴而坚韧。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要用墙绘为这里增添色彩和希望的决心。
从武汉到民勤,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地域的广阔和自然风貌的多样,也让大家对即将开展的墙面绘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一路,是对不同土地文化的认知之旅,让大家明白乡村振兴需要贴合土地脉络;是对坚守精神的感悟之旅,看到恶劣环境中生命与人文的韧性;更是对青春使命的明晰之旅,懂得艺术助力乡村,是传递希望、呼应期盼。接下来的日子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植此青绿·绘农助兴”志愿服务队将带着满满的热情和创意,在民勤县蔡旗镇的几个村的墙面上,描绘出一幅幅关于乡村振兴、文明新风的美丽画卷,用艺术的力量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让青春在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通讯员:詹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