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三大精神”主题红色资源推介名录,胡家台战斗抗战遗址入选,更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红色基地的保护与传承。
走进西流河镇苟美湖村,掩映于苍松翠柏间的胡家台抗战遗址教育基地正在焕新升级。
抗日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凝聚着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与家国情怀;胡家台大桥下西流河昼夜奔流,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悲壮与荣光。
1942年2月2日,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第三十七团、三十八团各一部扎营于西流河附近的晏家台一带。傍晚,驻仙桃镇日伪军200余人来犯,进占晏家台东北的胡家台。新四军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副旅长黄霖决定连夜突袭这股日伪军。
我军兵分多路,一边沿河正面攻击,另一边过河迂回至胡家台侧面堵击,并派出连队南进至余家场一带埋伏,阻击可能前来增援的日军。
当时正是寒冬季节,晚上飘起了雪花。我军冒雪疾进,趁日军宿营时,从四面同时发起突袭,伪军逃散,日军大部被歼灭,少数困守在一祠堂内负隅顽抗。
新四军五连二排排长熊森烈等5名战士突然跃进祠堂,提枪就刺。熊森烈一连刺死7名日兵,负伤被俘。另4名战士毙伤日兵20余人后一同壮烈牺牲。
为了消灭日军,胡家台村民毁家纾难,点火烧房,新四军战士把茅棚里的柴草点燃扔进祠堂,烧得日军鬼哭狼嚎。3日,驻沙湖日军来援,被新四军第四十四团击退。4日,正当我军准备发起进攻,扫灭残敌时,上级派人送来紧急情报,驻汉川日军倾巢出动,分头扑来,我军立即主动撤出战斗,仅有3名日军被救走。
胡家台战斗是新四军第五师在湖北境内直接消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斗,也是侏儒山战役的最后一战。我军民以伤亡8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近200人,史称“小平型关之战”,是日寇侵华以来在江汉平原吃的最大一次败仗,日寇闻之色变,称胡家台为“老虎台”。此战后,(汉)川汉(阳)沔(阳)抗日游击区成为抗日根据地,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黄土一抔魂!胡家台战斗谱写了一曲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英雄壮歌。
2005年后,胡家台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省市“新四军研究会”多次奔走呼吁,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等支持下,于2007年10月立起胡家台抗日英雄纪念碑及新四军部分阵亡将士纪念碑。
2011年开始,我市全面推动胡家台抗战遗址建设。2013年4月2日,胡家台抗战遗址正式开馆。此后,又推动了第二期工程建设。两期工程总投入近3000万元,主要建筑有胡家台抗战纪念广场、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熊森烈就义纪念碑、史料陈列馆和胡家台大桥等。
胡家台抗战遗址已被列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仙桃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沔东红色旅游线路中的重要红色景点,每年来参访瞻仰者络绎不绝。
如今的苟美湖村成为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地标。镇村联动培养年轻干部接力宣讲红色文化,吸纳老党员担任讲解员,口口相传下赓续红色血脉。
依托红色资源,苟美湖村引进市场主体,盘活土地流转,发展蔬菜种植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把红色旅游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赋予红色记忆新的时代内涵。(记者 张钰)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