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文明铁军 书写清廉新篇
芜湖新闻网 2025-07-09 08:14

□记者 王世宁

一块“全国文明单位”的金色牌匾,挂在了执纪如铁的芜湖市纪委监委。这让人不禁好奇:手握监督“利剑”的“铁军”,如何淬炼出文明温度?这份荣誉,是芜湖纪检人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度融合的生动答卷。

文明单位建设不是空谈,芜湖市纪委监委从机制抓起。书记挂帅,班子齐上阵,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他们坚持一个理:抓创建是为了促主业,干工作也要体现文明风尚。两者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同部署、同推进,让铁的纪律与文明之风相互滋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纪委常委会带头强政治、抓学习,机关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获评市直“模范生”。他们创新“四个全覆盖”:“四心悦组访”、领导家访、心理健康评查与谈心谈话一样不少,还开展“青锋夜行121”活动,严管厚爱并重,重家风家教,凝聚向上向善合力。

这份用心,有温度。今年6月的一个夏夜,清风荷香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吴祚麓带领“青廉先锋队”的年轻人,在大阳垾湿地公园“夜行践学”。行走间,吴祚麓与队员亲切握手,暖意传递。青年干部谢晶看着湿地感慨:“湿地是‘净化器’,我们纪检干部要做政治生态‘净化器’,清除侵害群众的‘毒素’。”在蒹葭书院围炉夜谈,队员余兴涛分享心得:“监督执纪要有力度,也要传递‘指尖温度’,让群众感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这场活力实践,正是队伍凝聚力与文明素养的生动体现。

精神文明建设,最终看群众受益。芜湖市纪委监委深化“双联双应”,领导带头扎进联系村(社区),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帮村子理清发展思路。同时,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义务劳动、环境美化等志愿活动,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委领导带队走访慰问34人次,把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同时,委里鼓励大家动起来,“健步行”、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办得红火,今年已捧回市级以上奖项23个——干工作有劲头,服务群众有温度,文明活力自然流淌。

漫步芜湖,廉洁文化悄然融入城市肌理。九莲塘公园里,“清正亭”倒映碧波,“爱莲说”石刻遒劲;一个个“芜小园·口袋公园”点缀街巷,廉韵清风融入市民日常。芜湖市纪委监委打造的“芜湖书房·包公书苑”更是个廉洁文化新地标。走进其中,可翻阅廉政典籍,也可通过沉浸式影片感受包公铁面无私。机关内部也不含糊,“无烟机关”环境清爽,图书室、健身房让大家工作之余能放松身心——廉洁文化就像空气,在无声中滋养着每一个人。

文明高度靠主业担当检验。芜湖市纪委监委把文明成效体现在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上。协助市委构建廉洁风险防控“八步强责”机制,深化一体推进“三不腐”。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芜湖探索甚至推动全省、全国在安置房、殡葬等领域专项治理。面对新型“隐形”腐败,坚持风腐同查、行贿受贿一起查。2024年,全市处置问题线索3717件,立案1336件,留置120人,处分1371人,移送检察机关55人,追缴违纪违法款2.39亿元——这组数字,是净化政治生态的硬核答卷,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足印。

清风过处,文明之花与清廉之果,在江城大地上共同绽放。芜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以全国文明单位为新的起点,用铁肩担当诠释忠诚,用文明温度滋养正气,持续书写着“铁军”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