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吴慧 赵玉芳
“在那将军的故乡,有一座雄伟的山岗;杜鹃红似火,英雄天下扬……”
日前,由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和中共山南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山南惠民演出活动,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融媒体中心举行,男高音歌唱家、湖北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演艺学院资深声乐教师胡承忠深情演唱新创作歌曲《大别山》,赢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让大别山精神感染藏族同胞。
湖北艺术职院资深声乐教师胡承忠,在西藏山南深情演唱新创作歌曲《大别山》。学校供图
“《大别山》这首歌曲的首次公开演出,定格在了美丽的祖国边疆西藏,这让我感到十分开心和难忘。”7月1日上午,曾获央视青歌赛铜奖的胡承忠老师在湖北艺术职院办公室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他表示,尽管去过几次西藏,这次进藏演出,他还是出现高原反应,演唱《大别山》前举行过彩排,唱完后因高反他流了鼻血。
“这首最新原创歌曲,倾注了多位湖北音乐家的智慧和心血。”胡承忠介绍,《大别山》是一首以革命老区大别山为背景的抒情赞歌,由著名作曲家王原平作曲,知名词作家黄念清、艾国安作词。整首作品通过旋律和文字的结合,传递了对大别山的深深眷恋和对革命英雄的无限敬仰。
湖北艺术职院资深声乐教师胡承忠,日前在该校接受记者采访。记者万建辉 摄
“王原平、黄念清两人都是我的老师,去年上半年我们就在一起商量创作大别山精神题材的歌曲。”胡承忠说,《再见了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已广为传唱的歌曲,多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与情感寄托,我们新创作大别山题材歌曲,要立足新时代的大别山,展现新时代大别山人的精神面貌。
去年10月,歌曲《大别山》正式进入创作阶段。今年初,该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小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作为精品歌曲项目进行高标准的打磨创作。
“学校组织了歌曲《大别山》作品研讨会,请省里知名作曲家、词作家、导演,从各自专业视角,提出了真知灼见,为作品进一步修改打磨提供了依据。”
胡承忠说,他也曾提出修改意见,如实际演唱中有些字词让发音不顺畅,与词作者沟通,优化了歌词。最新一版的歌词,突出了几个层次的“红”——杜鹃红、太阳红、初心红。
湖北艺术职院教师胡承忠,在西藏山南深情演唱新创作歌曲《大别山》。学校供图
胡承忠说,“三大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更坚定和激励了他和老师创作好歌曲《大别山》的信心与决心。谈到创作这首新歌的现实意义,胡承忠表示,正如歌里唱的“大别山,给我力量,大别山,给我希望。绿水青山都是爱,梦想的翅膀任飞翔”,它让当下年轻人重新认识大别山,既了解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为新时代大别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了解对今天的大别山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以往“老少边穷”的陈旧印象中,它已经是绿水青山的大别山,是“梦想的翅膀任飞翔”的大别山。
湖北艺术职院教师胡承忠,在西藏山南深情演唱新创作歌曲《大别山》。学校供图
“演唱结束后,有藏族观众找此次‘文艺轻骑兵’演出团队深入了解大别山,才知道大别山区的红安县出了两百多位将军、两位国家领导人,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承忠说,歌曲中展现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感染激励了藏族同胞,也在援藏干部中引发强烈共鸣。西藏当地干部张攀在听完歌曲后表示,听了《大别山》这首歌,让她对大别山的光荣历史和大别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解历史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这些伟大精神将时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山南的演出结束,现场观众张攀接受采访时说:“听了《大别山》这首歌,让我觉得了解历史才能够看得远,而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所以大别山精神在我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一直去指导我、引导我!”
现场观众张攀接受采访时说,大别山精神在她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一直去指导她、引导她。学校供图
据悉,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弘扬红色文化、荆楚文化,充分发挥文艺创作优势,结合“大思政课”相关要求,创作排演了舞剧《家住长江边》《洪湖水浪打浪》,沉浸式话剧《一堂党课之风云武汉》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在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中成效显著。
支持《大别山》的创作,是该校大力弘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挖三大精神的内涵价值,推动其内化转化的具体落实。该校将加强三大精神学习研究,加强宣传实践,持续推出一批艺术作品,推动三大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为湖北的支点建设贡献湖艺力量。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王雪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