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七七烽火:历史警钟长鸣,吾辈矢志强邦


“七月七日卢沟桥,卢沟桥上枪声激。山河破碎战云笼,华夏大地遭侵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之中。这场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史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牺牲与奉献,也铭刻着一个民族的觉醒与奋进。如今,岁月的长河虽已抚平了战争的创伤,但七七事变的烽火硝烟却永远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时刻警醒着我们:历史警钟长鸣,吾辈矢志强邦。

【卢沟烽火起,山河泣血时】

七七事变并非偶然,它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洲的必然结果。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将对外侵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其制定的“大陆政策”,将中国列为主要侵略目标,一步一步地蚕食中国领土,不断扩大在华势力范围。从甲午战争强占台湾、勒索赔款,到日俄战争后攫取中国东北南部特权;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妄图吞并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日本的野心愈发膨胀,侵略步伐愈发猖獗。

1751821191631_edit_223417615371021.jpg

1936年,日本通过两次“丰台事件”强占北平西南门户丰台,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此后,日军频繁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战争的阴霾笼罩在华北上空。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卢沟桥,这座横跨永定河的古老石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中国守军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他们以简陋的武器装备,顽强抵抗着装备精良的日军,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是中国守军发出的最强音,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许多爱国将士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七七事变的爆发,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短短一个多月,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华北大片领土落入敌手。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们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

【全民族抗战,筑起血肉长城】

七七事变的枪声,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浪潮如汹涌澎湃的波涛,席卷中华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体中华儿女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地域,紧密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共御外敌。

u_1393508634_253842158&fm_253&app_138&f_JPEG_edit_223581556730333.jpg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日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全国抗战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进行了无数次英勇战斗,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战士们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也进行了一系列顽强抵抗。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巨大的牺牲,坚守上海三个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忻口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给日军以重创,涌现出了郝梦龄等一批抗日英烈;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浴血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歼灭日军1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然而,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导致正面战场在一些战役中遭受重大挫折,大片国土沦陷。

除了国共两党军队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也以各种方式投身到抗战之中。工人阶级积极生产军需物资,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农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作战;青年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妇女们组织起来,为战士们做军鞋、缝补衣物,照顾伤病员;海外华侨华人也心系祖国,纷纷捐款捐物,甚至回国参战,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日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杨靖宇、赵尚志等抗联将领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浴血奋战,直至壮烈牺牲;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带领下,英勇抗击日军,屡建战功,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八女投江”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冷云等八位抗联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毅然投入冰冷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场生死较量中,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前方后方,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历史的回响,永远的警示】

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751821085461_edit_223523533535668.jpg

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奋斗史,也是一部深刻的历史教科书。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抗日战争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国力衰弱,国防空虚,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七七事变的爆发,正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和话语权,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国防建设、社会进步等各项事业,不断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全民族的团结和凝聚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正是因为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够汇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历史证明,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困难、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团结精神,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抗日战争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战争的惨痛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前提。我们要始终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也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警惕外部势力的挑衅和威胁,坚决捍卫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吾辈当自强,共筑复兴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砥砺前行。

u_3056371527_660689319&fm_253&app_138&f_JPEG_edit_223475287778759.jpg

在新时代,我们要铭记七七事变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奋发有为。我们要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不放弃,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要弘扬英雄气概,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行为作斗争,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中,无数青年学子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今天,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应该以史为鉴,奋发图强。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基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为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锤炼品德修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铭记七七烽火,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警钟长鸣,是为了激励我们不断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杨炳健)

2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