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釉彩交融,千年窑火弥新!瓷上书画艺术展赋能“庐州窑”

文/葛子双

7月5日,《人间瓷话·吴雪、宰贤文瓷上书画艺术展》在安徽迅达墨缘艺术馆隆重揭幕。一场以“瓷上书画”为主题的艺术盛宴,将传统书画与陶瓷艺术连接起来,为沉寂的庐州窑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赋予了瓷器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揭幕仪式由迅达集团董事长葛茂金主持;省民政厅原副厅长王佛生致辞;吴雪先生、宰贤文先生分别分享了创作心得;省非遗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宋国权宣布开幕;各级领导、各界嘉宾逾百人出席了开幕式。

说到瓷上书画,不得不提至关重要的烧窑环节。烧窑,堪称陶瓷制作工艺中的“点睛之笔”,也是瓷上书画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其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每一次开窑都像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期待的冒险。窑火的温度、烧制的时间,每一个因素对最终的作品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温度会使釉色发生奇妙的转变,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独特的窑变艺术,这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化,赋予了每一件瓷上书画作品独一无二的特性,也让瓷上书画艺术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这次展出的122件艺术精品,全部出自于安徽合肥的“庐州窑”。在历史的长河中,“庐州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千年前的隋朝,合肥葛氏家族《族谱》有载,其先人在古庐州南淝河一带从事陶器生产。他们就地取材,门前采土,以简单的手工技艺,用柴窑烧制出碗、盘、碟、罐、缸等日常民用陶制品 ,满足着周边百姓的生活需求。

2007年的考古发掘,让这座沉睡千年的砖砌古窑重见天日,目前是合肥唯一现存的古窑址,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茂金先生,在传统陶瓷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将濒临失传的“庐州窑”技艺加以保护并立志延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所在的迅达文化集团投入大量资金与心血,注册了“庐州窑”品牌,2018年开启了传承复烧之路。

“庐州窑”自复烧以来,经过7年的砥砺前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到如今已能烧制出丰富多彩的产品,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大美合肥餐具”,在2023年全国上千件旅游产品大赛中斩获铜奖;〝庐州有礼〞对杯,获得合肥市总工会文创大赛二等奖;“合肥长卷”杯成为省、市政府的专用接待杯;“醉美合肥〞艺术瓷瓶被包河区政府定为对外交往的礼品;“庐州窑”主题文创馆还走进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骆岗公园。

据了解,复烧古窑的过程充满了挑战,烧制工艺每一步都需要反复试验与钻研。在材质运用上,采用精选贝壳粉原料,辅以优质高岭土,经1300度高温烧制,使产品具有抗热冷度强、易清洁、抗菌等优良功效 ;在艺术创作方面,与著名书画艺术家合作,将合肥山水、人文风景等绘于瓷器之上,用瓷绘、瓷刻技法,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烧制出“包河公园杯”、“清风徐来香炉”等作品,成为传播合肥文化的独特载体。

然而,“庐州窑”并不满足单纯的复古仿制,而是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以科技赋能打造出一个会说话的陶瓷——“瓷说中国”登上了上海、深圳文博会;同时研发出AR扫描功能,只要用手机扫描庐州窑产品,便能获取与之相关的图文视听资料,观看城市宣传片,成为流动的文化名片,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此次《人间瓷话·吴雪、宰贤文瓷上书画艺术展》,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目光,他们对这类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陶瓷产品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不仅提升了“庐州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禾山文化公司、雷动文化公司、九州文化公司等十三家文化公司现场与“庐州窑”签约并获得授权,使得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拓展。促进了“庐州窑”的发展。

迅达集团董事长葛茂金先生表示,今后,我们将秉持传统与创新并重的理念,精心打造集书画创作、艺术展览、专业培训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平台。把“庐州窑”办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迸发的沃土,成书画爱好者探寻美学交流的圣地;将致力汇聚名家力作与新秀佳作,推动艺术与市场的深度对话,让每一件作品都能遇见懂它的人;通过展览、交易、沙龙等多种形式,发现、传播和发掘艺术价值,为安徽艺术市场注入蓬勃活力;为大家做好“优质、优惠、优先”的服务。让各位艺术家绽放出艺术华光,携手书写安徽文化繁荣的新篇章!

编辑:滕斌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