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头脑特工队》主题活动 解锁情绪密码 拥抱多彩人生!

2025年7月1日,十堰市丹江口市三里桥社区爱心托管班内,汉水暖阳丹心筑梦小分队以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为载体,开展“情绪魔法课堂”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电影赏析、互动游戏与心理引导,带领托管班青少年探索情绪世界,帮助他们在暑期建立健康的情绪认知体系,现场2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反响热烈。

一、趣味互动开场:在游戏中感知情绪色彩  

“同学们,谁能说出红色最像哪种情绪?”活动以“情绪颜色盲盒”游戏拉开序幕。小分队成员手持红、蓝、黄、绿等色彩卡片,邀请托管班学生用肢体动作或表情演绎对应情绪。10岁的王同学抓起蓝色卡片蜷缩成一团:“这是难过时的样子,像躲在角落哭鼻子。”而拿到黄色卡片的李同学则张开双臂模仿太阳:“黄色是乐乐,让我想跳舞!”  

随后的“思维列车轨道拼图”环节中,学生们需将标有“快乐”“愤怒”“害怕”等情绪词的拼图块嵌入轨道,拼成完整的“情绪列车”。小分队成员借此比喻:“思维像列车行驶,每种情绪都是轨道的一部分,缺少任何一块都会脱轨。”生动的类比让孩子们初步理解情绪的整体性,现场笑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  

二、电影深度解析:揭秘大脑里的情绪小精灵  

“莱莉的大脑里住着五位情绪小精灵,它们每天在控制台忙碌着……”小分队成员通过PPT动态演示,将《头脑特工队》中乐乐、忧忧等角色的运作机制转化为“大脑工厂”情景剧。当讲到乐乐与忧忧误入长期记忆区时,成员们用手绘动画展示“核心记忆球”的变化:“看,蓝色的忧伤记忆球和黄色的快乐记忆球碰在一起,变成了温暖的绿色——这就是情绪合作的魔力。”  

针对电影中冰棒因记忆消散而消逝的情节,小分队特别设计“记忆博物馆”互动:每位学生在彩纸上写下“最让自己难过的一件事”,并放入“情绪时光机”盒子。“就像冰棒的火箭梦想,难过的记忆也会教会我们珍惜。”成员们引导学生将纸条折成星星,悬挂在教室的“情绪树”上,让抽象的情绪概念化作可见的成长印记。  

三、情绪知识拓展:从电影角色到现实应用  

“有没有发现,当你生气时,脸颊会像怒怒一样变红?”小分队成员结合PPT中情绪生理表现图,讲解五种基础情绪的身体信号:乐乐对应嘴角上扬的多巴胺分泌,忧忧伴随眼皮低垂的内啡肽调节。为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成员们模拟“校园场景剧场”:当遇到同学抢玩具时,怒怒如何提醒保护自己;考试失利时,忧忧怎样帮助寻求家人安慰。  

活动还延伸至《头脑特工队2》的新角色“焦焦”与“慕慕”。在“焦虑纸条交换”环节中,学生们匿名写下“最怕发生的事”——“担心作业做不完”“害怕上台演讲”,小分队成员将纸条折成“警报光”造型,再逐一拆解:“焦焦的‘万一呢’纸条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提前准备,就像莱莉的护具变成了保护朋友的盾牌。”现场不少学生恍然大悟,露出释然的笑容。  

四、心灵成长引导:接纳全部情绪的自己  

“每个情绪都是成长的礼物,就像莱莉最后懂得眼泪也能带来拥抱。”在“情绪花园”共创环节,学生们用彩泥捏出心中的情绪小人:有的把怒怒做成红色小火箭,有的将忧忧塑造成蓝色雨滴。小分队成员引导大家将作品摆入“自我意识花园”,讲解电影中“发光树”的象征意义:“树根是乐乐的阳光,树叶是焦焦的警报,它们共同让心灵成长。”  

活动尾声,全体学生在“情绪承诺书”上按下手印:“我会像莱莉一样,对生气的自己说‘你在帮我保护界限’,对难过的自己说‘你在帮我靠近家人’。”

五、活动长效价值: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  

“爱心托管班不仅要看护孩子,更要滋养心灵。”汉水暖阳丹心筑梦小分队队长表示,此次活动通过电影媒介将抽象的情绪教育转化为具象体验,后续还将开展“情绪日记打卡”“家庭情绪树洞”等延伸服务,让青少年在暑期持续巩固情绪管理能力。

夕阳透过托管班的窗户,映照着墙上的“情绪树”,星星纸条在微风中轻晃。正如电影中莱莉大脑首次闪过的彩虹光,这场活动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了接纳与理解的力量——当每个情绪都被看见,成长便有了最温暖的底色。汉水暖阳丹心筑梦小分队以电影为桥,在社区与青少年之间搭建起心理健康的沟通纽带,让情绪教育在暑期托管中绽放独特光芒。


8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