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学校通过多种课程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增强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学校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参与乡村调研和社会服务项目,以提升对农村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2025年7月2日,浙江农林大学“清凉峰畔生计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临安区清凉峰镇鸠甫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这是学校响应“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政策的举措之一。
在调研中,学生们通过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产业文化资源,探讨如何通过茶产业与旅游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未来更多地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实践经验也为鸠甫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支持,展示了青年学生在国家战略中的积极角色。
团队同学通过多方位的观察和交流,深入了解当地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抵达鸠甫村后,团队首先与当地村委会主任等村干部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了近年来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鸠甫村的高山红茶品质独特,但由于种植面积有限,产量较少,且品牌影响力较小,因此产值一直不高;鸠甫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旅资源,但受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政策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旅游业的发展并不顺利。
随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部分农户进行走访调研,还了解了当地种茶制茶产业的大致情况,对茶农作坊中的制茶设备,例如炒青机、杀青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做了一定的了解。
经村干部介绍,团队了解到,近年来,鸠甫村依托双溪水库和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改造了村容村貌。在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的带动下,积极推进茶叶人才技术引进,推广机械化制茶,还发展了“茶叶酒”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当地的红茶还成为了中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的会议用茶。
接下来团队将以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赛为契机,联合杭州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设计开发高山红茶IP和茶文旅路线,串联“高山茶园观光”、“非遗制茶体验”等环节,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茶文化之旅。为鸠甫村共富之路的探索贡献青年学生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