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启新程—工院学子赴东阳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赓续文脉启新程工院学子东阳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践行“两个结合”的时代要求,2025630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能源燃·炬光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戴子薇思政老师曾玲的带领下来到萍乡市芦溪县东阳村东阳书院开展“寻根书院文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于千年书院的悠悠文脉中溯寻文化根脉,在青砖黛瓦的历史回响里厚植家国情怀,让传统文化的精神火种在青春实践中焕发光彩。

微信图片_20250701200557.png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供图 吴依雪

漫步古院遗风,解密书院文化基因

  东阳书院始建于宋代,彼时的华夏大地,文化教育蓬勃发展,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东阳书院应运而生,成为当地文化教育的一颗璀璨新星这座承载着数年历史的书院,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满院的墨香,瞬间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师生们抵达东阳书院后,受到了书院工作人员的热情欢迎。在书院内,经东阳村委会廖红波主任向大家介绍书院历经数百年风雨,培育出吴三益,吴民怀等380多位杰出人才,其中宋代至清代在朝为官者52人,近代涌现3位高级将领。此次通过实物陈列的时光切片与场景复原的历史镜像,师生们深入解构书院作为古代文化教育枢纽的功能密码,在“文章节义之邦”的千年文脉长河中溯流而上,于斑驳光影间读懂“传承中创新,创新中成长”的时代命题。

微信图片_20250630231750.png
图为曾玲老师向成员们讲解吴氏宗祠的历史 供图 许珠俊

走进吴楚风博物馆,开启古雅文化寻踪之旅

  步入吴楚风博物馆,葱郁绿植簇拥的门楣下,吴楚风博物馆字样古朴厚重。馆内一件件展品从生产用具到艺术珍品,串联起吴楚文化的历史长卷刻满文字的古老木牌,字迹深浅间藏着历史诏令与家族规制,是研究古时政治、社会生态的珍贵史料;造型各异、纹理独特的古朴陶罐,曾是日常储物容器,见证普通人家柴米油盐。同学们专注聆听讲解,轻声探讨展品背后的故事,在触摸与聆听中拼接文化碎片。离馆时,阳光依旧,吴楚文化的肌理已深植心间。

微信图片_20250630232117.png
图为成员们和戴子薇老师观看吴楚风博物馆的介绍 供图易雪

穿梭千年樟荫,感悟生命与时光的对话

  在萍乡芦溪的沃土上,千年古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东阳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村民们对这些古樟赋予它们许多美好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口口相传,成为了东阳村独特的民间文化。一株千年古樟如大地的脊梁,巍然挺立。同学们驻足于千年古樟下,仰望着这颗屹立千年的生命奇迹。当同学们的手掌抚过粗糙的树皮,"敬畏生命、珍惜时光"的种子已悄然落进心田。通过了解这颗千年古樟背后的历史故事,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个体生命或许短暂渺小,但只要如古树般坚韧扎根、向阳而生,同样能在岁月长河中写下独特的篇章。这一堂没有课本的自然课,让“敬畏生命、珍惜时光”的种子,悄然种进每个人的心底。

微信图片_20250630230415.png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香樟古树的历史 供图吴依雪

本次实践活动以文化为桥、以实践为径,让师生在东阳书院的千年文脉中坚定文化自信。当青年学子的指尖触碰到古樟粗糙的树皮,当博物馆的灯光映亮古籍里褪色的字迹,文化传承的火炬已在代际间完成交接。活动激励着能源学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谱写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华章,于躬身实践中诠释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以青春力量续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篇章。



2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