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美好时光·网络文明分享大赛##行走的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2025年6月25日,23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大一师生来到蘭染工坊,深入体验猇亭非遗技艺。
现场,文化志愿者杨子峰老师为学子们讲述猇亭故事,从三国时期猇亭之战讲到近代的解放战争、从古老背的地名起源讲到织布街的码头文化,从上古马家溪文化讲到如今猇亭的现代工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子们了解了猇亭的历史底蕴和逸闻趣事。
非遗技艺是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宜昌猇亭土法印染技艺是蘭染工坊团队专注传承的非遗项目,主理人曾亚兰简要讲述了该项技法的传承谱系和实践方式,展示了各种非遗作品。
随后,曾亚兰带领学子们体验扎染背包,详细讲解了植物染料的制作方法、扎花技法和染色方法,随后指导用皮筋、弹珠、夹板等工具,通过不同的手法扎染出不同的花纹,简单有创意的扎染方法让学子们体会到了先辈们的手工智慧。
染缸中蓝草制作的染料染出的布料,从绿色氧化为蓝色,正对应着“青出于蓝”的寓意,祝福学子们学业有成。
曾亚兰还特意安排助教燕子老师用蜡染技法制作了北大化学学院的院徽,向同学们展示了不同的染色技法。
经过本次体验,北大学子了解了猇亭区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技艺,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为他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图文来源:蘭染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