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叶四林五养”特色农业集群
攀枝花日报 2025-06-30 00:00

6月27日上午,盐边县新民村一片平缓的山坡上,投资3.5亿元、将于今年8月开园的四川盐边金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魔芋产业园里满是忙碌的人群,村民叶琳娜就是其中之一。她正在自己管辖的金魔芋地里拔草、施肥,看着杆粗苗壮的魔芋长势良好,脸上满是笑意。

“如今,我们在公司的带动下学习了金魔芋的‘林下套种’技术,又多了一门致富增收的手艺。”叶琳娜说,自从金芋健公司在村里建起了魔芋产业园,很多和她一样的村民既能在园里就近上班,还可以在家里的承包地试栽试种金魔芋,日子更有奔头了。

金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魔芋产业园,是盐边县今年以“农业活县”战略为牵引,谋划“三叶四林五养”联农带农创富共同体里的一颗落子。

“三叶四林五养”联农带农创富共同体,即依托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干热河谷气候优势,以三叶(桑叶、茶叶、烟叶)、四林(花卉、中药材、金魔芋、国储林)、五养(肉牛、肉羊、生猪、鹌鹑、鱼)山区立体特色农业集群为载体,建立生产联动促就业增收、加工联合促效益增值、销售联助促市场拓展、品牌联创促价值跃升、服务联结促能力提升的“五联五促”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基地园区化、生产标准化、产业链条化、市场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形成“空间集聚—品质管控—价值创造—市场转化—服务赋能”的完整闭环,进一步破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分散、服务模式单一、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窄、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聚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为加快“三叶四林五养”赋能,盐边县立足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与产业现状,坚持短期突破与长期谋划相结合、重点推进与整体提升相统一,制定了总方案和16个子方案,分层设定阶段目标:2025年,试点先行,建成“三叶四林五养”联农带农创富共同体样本观察点位7个;2026年,扩面提质,每个乡镇建成“三叶四林五养”创富共同体样本1个以上;2027年,全面推开,“三叶四林五养”联农带农创富共同体发展模式更多元,“五联五促”利益联结机制更紧密、更成熟。

打造联农带农创富共同体,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建设长短结合的产业梯队。

今年,盐边县启动“三叶四林五养”联农带农创富共同体建设后,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芒果、魔芋、鹌鹑、大丽花、农产品深加工、联合果蔬、蓝莓”样本观察点位7个。其中,试点先行的金魔头共富场景,集“育种—种植—加工—研发—文旅”于一体,通过“保底收购+基金反哺+股权收益”利益联结,形成“全域推广、全链增值、全员共享”的“三全”模式,实现企业、员工、村集体、农户四方受益,完成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的转型升级。

金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金魔芋的龙头企业,建成国内首个以魔芋为核心的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通过业态场景,串联起集农旅观光、研学教育、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全链条魔芋造物社:主打魔芋咖啡、健康轻食等产品的魔芋食研室;将美食与多肉植物景观完美结合、可容纳5000人同时用餐的张宜花园等。目前,园区正在打造热带雨林生态区、滨水景观、亲子乐园等,将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打造全季节、全龄化的休闲目的地。

不仅仅是金魔芋。6月28日,记者在惠民镇中丝天成(攀枝花)丝绸有限公司蚕茧站遇见了兴隆村村民何友杨。他正将一季蚕茧80公斤,以65元/公斤的收购均价交到了蚕茧站,而他家一年要养6季蚕。盐边县构建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品种推广”生产供应链、“产品开发+兜底收购”精深加工链、“品牌授权+品质把控”品牌价值链,实现“桑果—蚕茧—桑枝—桑叶”全资源利用和桑蚕茧丝绸全链条发展。

当天,在海拔1753米的格萨拉彝族乡支六河村,村集体经济入股的盐边县永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场内,村民罗顺海正在分拣鲟鱼、虹鳟鱼。这个占地约23亩的水产养殖场,依靠当地的天然冷水资源养殖生态冷水鱼,每年产值超2000万元,销售到成都、昆明、上海等地,还开拓了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市场,让就近务工的罗顺海等村民鼓起了钱袋子。盐边县依托现有冷水鱼养殖基础,探索出“公司+村集体经济(入股)”“公司+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构建“鱼苗、技术、管理、销售”合作体系,形成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共赢发展格局。(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波 薛琪舰)

审核: 喻薇   责任编辑: 杨正鹏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