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大思政课·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智汇水产解民需,情牵乡村践渔情”水产科技助农实践项目座谈会圆满召开

为探索科技赋能水产养殖新路径,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2025年6月24日,“智慧水产解民需,情牵乡村建鱼情”水产科技助农实践项目座谈会于海洋楼S211会议室顺利举行。实践团队成员围绕水质监测、生态分析及渔业市场调研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多组详实的水质检测数据揭示了当前水产养殖水域面临的生态挑战。对比分析显示,部分区域水体含氮总量超出标准值15%-20%,氨氮含量超标达12%,而活性磷含量处于正常范围。经溯源研究发现,周边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氮元素随径流汇入,叠加水产养殖中残饵分解产生的含氮污染物,双重因素致使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加剧,对水生生物生存构成潜在威胁。 在浮游生物鉴别环节,团队成员借助显微镜观测样本,深入了解绿藻、硅藻等浮游植物及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形态特征。绿藻数量的显著增长与水体高氮环境密切相关,而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数量波动,则为评估水体生态健康提供了重要依据。精准识别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将为后续水质调控和生态修复方案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针对渔业生产实际,三支调研小组分享走访成果。当地水产品销售旺季集中在7-9月,与禁渔期高度重合,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受访商家普遍呼吁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政策,缓解禁渔期经营压力。此外,即便在非禁渔期,市场也常因水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波动剧烈,渔民和商家收益难以保障。这种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亟需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加以解决。 本次座谈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通过数据化分析、科学化研判和实践化调研,为智慧水产技术在乡村的推广应用明确了方向。未来,相关团队将以此次会议成果为基础,持续优化科技惠渔方案,深化多方合作,切实提升水产养殖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http://oss.cjn.cn/images/20250626/17509391399675918b556-32e1-4e58-8d44-29b2ccd2e2e1.png
http://oss.cjn.cn/images/20250626/175093914139797e7bc75-850f-4ffc-84be-fde0fa5553e8.png
http://oss.cjn.cn/images/20250626/17509391409315c2b8c2d-24e6-4138-b68a-6b65fea34836.png
http://oss.cjn.cn/images/20250626/17509391406542f65f5f3-ff4c-40ca-a482-ab3822326307.png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