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热搜第三,长江头条话题阅读量累计近14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新增2000万、累计达1.3亿,35家中央及省、市媒体聚焦报道120余篇次、十余名微博网络大咖参与微博话题互动……近日,“江岸·美好一刻——此刻更懂你”启动仪式暨“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活动引发关注。
微博话题数据截图。
长江头条话题数据截图。
这场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启幕的教育实践,通过三重创新路径,让历史传承与城市精神深度共振。
师生代表探访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长春街小学“新孩子剧团”的童声撞破时空结界。孩子们演绎的《奇花》旋律,与80年前街头演出的历史声波共振。
长春街小学“新孩子剧团”演唱《奇花》。
“这不是文艺展演,而是教育场景的重构。”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涂文学评价。“把年轻人‘秀恩爱’的日子变成‘致敬爱’的时刻,我们的孩子用童声告白先烈——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比任何教科书都动人。”
“奇花象征着英雄的勇气,我想把这首歌传递给更多人。”参与演唱的长春街小学三年级学生雷婉菁“既紧张又兴奋”。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周静带领孩子们实地探访“英雄路”。
吕锡三小学的向玲老师带着同学们参与活动后感慨:“孩子们参加完活动,转头就问我郝梦龄将军的故事,这种主动追问比背十篇课文都有用。”在活动话题中,众多网友也纷纷发言,城市记忆以更轻盈的方式扎根新一代心中。
师生代表探访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长春街小学副校长钱文艳表示,“触摸过的历史才有温度。”这句话在江岸区的校园里正转化为具体实践,孩子们开始主动收集城市老照片、追问祖辈的抗战记忆,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了“从指尖到心间”的跨越。
从芦沟桥路到江汉路,3.8公里的街巷变身教学长廊,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以“说路名”的形式,揭开了胜利街的往事。
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说路名”。
师生代表实地探访三条“英雄路”,在路牌铭刻的故事里寻找精神坐标。这种“行走的历史课”正在催生新现象。
“江岸之光·行走课堂”第五站,走进消防站致敬“烈火英雄”。
早在2024年6月,“江岸之光·行走课堂”就推出5条追光线路,带领青少年打卡各类场馆,与各界人士互动。
2025年春晚武汉分会场,李现带着人们跑过陈怀民路。
2025年春晚武汉分会场镜头中,演员李现带着人们奔跑过一条条以英雄命名的街道,令武汉人自豪,也吸引外地游客纷纷来江岸打卡。“这不是普通的citywalk,而是一场与历史共鸣的成长仪式。” 武汉市京汉学校教师姜婷婷表示。
“这堂‘思政课’唤醒历史记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城市观察团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斌感悟颇深。他认为,江岸连续多年推动网络主题宣传,书写记录生活、见证城市发展、提升城区形象,使人们更了解城市历史,更热爱武汉。
“520武汉这里也太红了”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三,背后是千万次“心动”引发的共鸣。
#520武汉这里也太红了#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三。
“江岸·美好一刻”网络主题宣传已持续五年,2023年起,江岸区构建“大咖朋友圈”自媒体矩阵,文史专家探秘老里分的历史故事,摄影达人捕捉街角百年建筑光影,每个视角都是解码江岸的新密钥。
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胡颖。张斌 摄
“来到这里打卡,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与城市精神的深度对话。”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胡颖感慨道:“走在胜利街的斑驳光影里,指尖轻触历经岁月洗礼的砖墙,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感受到新时代江岸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网友@天天的妈妈持续五年关注“江岸·美好一刻”系列话题,她说这里就像一本打开的、实时记录的并不断延展的江岸相册,记录着人们在江岸见到的美好的“时时刻刻”。
微博话题截图。
记者看到,在#520武汉这里也太红了#微博话题下,网友们热情互动。网友@武汉阿K激情表白:“520,我们用最滚烫的方式告白武汉!”本地媒体外,贵阳网、新疆网、洛阳网等外地媒体也纷纷关注。
2025年,“江岸·美好一刻”5.0版本现已启动,“此刻更懂你”,懂的不仅是对路的理解,对英雄的认识,更是引导大家激发爱国热情、珍惜当下生活,立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后续,“江岸·美好一刻——此刻更懂你”活动还将通过百场主题班会、摄影作品征集、抗战口述史展播及主题快闪等形式,站在此刻,以创新姿态连接历史,开启未来。
你与“美好江岸”还有哪些“美好一刻”?快来参加长江头条话题#江岸·美好一刻——此刻更懂你#或微博话题#我的江岸美好一刻#,分享你的独家记忆,此刻的江岸,最懂你的心动与热爱!
出品: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 长江网
统筹:徐嘉潞
策划:陈瑱
文字:王晓璇 孟姝琪 叶军
摄影:彭年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