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武汉经开区军山街道川江池社区携手武汉理工大材料与工程学院团支部开展“凝固时光·科学之美”滴胶手工主题科普课堂的活动。通过手工艺术体验活动,让小朋友深入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展现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传递手工制品背后的精神价值。辖区20多名青少年参加。
从生活现象到科学原理
"同学们知道胶水如何从液体变成固体吗?"活动伊始,理工大学志愿者以生活中常见的胶水凝固现象为切入点,通过趣味动画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原理。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透明度、韧性等特性,青少年们初步理解了高分子材料在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当科学遇见艺术
在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指导下,孩子们按比例调配A胶与B胶,观察液态树脂在搅拌中逐渐发热的放热现象。随后,参与者将干花、亮片等素材分层注入模具,通过控制固化时间探索材料透明度变化规律。
“原来科学实验也能像魔法一样有趣!”参与活动小朋友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制作滴胶挂件。
此次活动通过化学知识讲解,辅助孩子们做滴胶小实验,感受化学魅力,在他们心中播种化学的种子,为他们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社区负责人表示,通过‘理论+实践’的沉浸式学习,既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思维,也播撒了科技强国的种子。未来,将与高校将继续深化合作,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公益活动,探索“校社联动”新模式。(黄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