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印象(五)
作者:每小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各种动物、鱼类和水禽的乐园和繁衍地。中囯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在杭州,名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和余杭区交界处。距西湖5千米,总面积11.5平方千米。
“都市湿地,天堂绿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多河多池塘多,河流总长约100千米,其中约70%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西溪素有“副西湖”美誉,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囯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囯国家“AA AAA”级旅游景区。
南宋时期,西溪湿地公园是皇家的狩猎场,后称“西溪山庄”,是当时的皇家园林。
爱人从周家村游客服务中心以每人40元购票后,一张票通游整个湿地公园。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食品水果;边游览边在景色好的园林、水景、古建筑物就拍照留念。为了实际观察了解,我和爱人没有乘坐电瓶车,而是从周家村、百家溇、秋雪庵、烟水鱼庄、深潭囗、蒋村集市、河渚街、沿福堤到西溪天堂、高庄、茭芦田庄等线路步行旅游了大半天,途中脚上磨出了“血泡”,仍然忍着阵阵疼痛跛行着走完了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地势略呈南高北低状,由大面积的河港湖漾水网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州渚相间构成次生湿地地貌景观。空中不停飞翔着鸟群,密林间不时有动物出现,水中鱼儿成群游动。水域多水生动物也就多,听导游讲:西溪湿地公园有水生无脊椎动物有99属143种,昆虫有20目190科800种;鱼类有7目16科、41属56种;两栖类有1目5科10种;爬行类3目8科14种;鸟类15目46科158种;兽类6目7科15种,真可谓是水下、地上和天上各种动物生存的天堂。
西溪湿地公园植物资原丰富,拥有136科457属739种。此外,还有少量的野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分布。
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城区西部,是杭州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紫金港,西至五常港、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总面积约为20平方千米。湿地公园总面积1038公顷,湿地总面积561公顷。
西溪湿地公园有三堤即福堤、绿堤和寿堤,是湿地公园主要景点。福堤是以“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六座带“福”子的桥相连接,象征着有福之意。福堤全长2300米,宽7米、总面积约0.8平方千米,衔接公园南北两个出囗,并串连起园区的主要景点。两侧有御临古镇、高庄、交芦田庄、交芦庵、曲水庵、洪钟别业、河渚街、蒋村集市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众多景点。是一条以生态为基调,人文为特色的长堤。充分体现了西溪“梵、隐、俗、闲、野”的文化特质。
绿堤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植被丰茂,绿茵葱茏、绿意盎然。绿堤两侧多连接鱼塘,鱼塘堤基上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有湿地植物群落展示带、植物群落展示区、水生花园展示区、湿地经济植物展示区,是一条生态旅游长堤,游人成群结队。
寿堤与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长约5470米,宽4.5米、是三堤中最长的一条堤,与长寿之意不谋而合。两岸纵横交错的水域,古树森森,朴野幽趣,景观天成。百年高大粗壮且笔直的树木、竹林和丛生地面约半尺高的竹笋,形成了自然天成的生态景色。沿线设有“龙舌环绿”“龙舟胜会”“慈航送子”“洪园余韵”“桥亭思母”“幔港寻幽”“柿林秋色”“村埭田园”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景色秀丽。
西溪湿地公园十景:秋芦飞雪、渔村烟雨、火柿映波、高庄宸迹、龙舟胜会、洪园余韵、莲滩鹭影、兼葭泛月、曲水寻梅、河渚听曲。
“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作为农耕湿地,西溪稠密的水网,河道、池塘、沼泽、滩涂、岛屿等构成了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听导游讲:西溪得以传世至今,还在于她所拥有的历史与文化。宋高宗赵构的一句:“西溪且流下”就成了西溪千古美名。清代康熙、乾隆都曾游历西溪并题诗,宋魏国忠宣公洪皓在西溪建“国公府”,其后人洪钟重建“洪园”。游人蜂涌而入,观瞧屋内古懂家具、名人题写的牌匾、文章字画等等艺术品。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在西溪有“百条河千口塘”之说,众多的水塘成了西溪一道美丽的风景,自古就有“万塘揽胜”之说。因“无田可耕”,人们就“围塘养鱼”、塘堤上栽种竹、桑、柿子等生产生活。
西溪自古多寺庵,汉代即有道观、东晋有佛寺,现有各类寺庵140处,是佛寺密集区。大寺院还有别院如法华寺、古福胜院、秋雪庵、曲水庵、永乐庵等。
“秋水八景”、“曲水八景”引来了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赏景、修行、栖居、耕读、唱和、祭祀等,视为“世外桃园”。苏轼、唐寅、张岱、黄宾虹、郁达夫、徐志摩等等文化名人,都曾留下诗文和书画。
民国时“秋雪庵”建有两浙词人祠堂,供奉历代词人牌位1044人,是中国词学“圣地”。还有民居、老街、旧庵堂、石桥、古树、河埠头、“揽胜”宝塔等,延续了千百年的桑基鱼塘、柿基鱼塘、竹基鱼塘等遗迹。流传已久的小花篮、西溪船拳、龙舟胜会、各类节庆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在此充分体现出来。
在湿地公园芦苇丛生,野趣盎然处还有邹孝直的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故名“泊蓭”。龙舟胜会在深潭囗举行,河渚街的花篮、花布、糕团、盘柿、鱼品、米酒等土特产品繁多,供游客选购。明刑部尚书洪钟的宅院别业,清代文人高士奇的山庄别业、清代文人章黼的梅竹山庄、西溪梅墅、西溪水阁、秋雪庵等田园农舍,乡居气息浓郁,使人流连忘返,拍照打卡。
游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人很累,但值得!园区景色各异,有着江南水乡特色,不是水域就是茂密的植被,连空气都是湿漉漉散发着植物花草的香气……除拥有“中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还拥有“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国际重要湿地等美誉。
徜徉在西溪湿地公园,思想着北方地区的缺水,何时也能成为像杭州那样的水泽之乡?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