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1日讯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工匠精神不仅仅关于手艺,更关乎我们如何对待时间、如何对待生命。”5月21日,“支点建设·奋斗有我”武汉市职工服务中心职工阅读系列活动走进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吴春桥、孙建军等劳模工匠带头读书、荐书,点燃奋斗热情,现场百余名职工代表参与活动。
“支点建设·奋斗有我”武汉市职工服务中心职工阅读系列活动现场。记者刘克取 摄
全国首届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吴春桥是中国一冶冶建分公司砌筑工,从事冶金建设36年。他分享了《中华匠人精神》一书。在吴春桥看来,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专注、耐心与极致追求的人生指南。
吴春桥正在分享。记者刘克取 摄
吴春桥在27岁时才从事砌筑,在别人眼中已经错过了学手艺的最佳年龄,但他不认输,默默和自己较劲。砌筑时,为追求手感,吴春桥不戴手套,练着练着手就会脱皮、起泡。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每天完工后,他都会把墙面上的泥浆清理干净,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动作,但他砌筑的炉体总是干净而平整,匠心可见一斑。
“专注的力量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吴春桥说,从埋头砌筑到创新研发,他这辈子就只干砌筑这一件事。在阅读中,他的知识库不断更新,也拥有了不怕困难、砥砺前行的意志。
孙建军正在分享。记者刘克取 摄
一冶钢构公司电焊工孙建军推荐的《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为现场注入科技温度。
他指着正在调试中的焊接机器人介绍,书中“智能源于身体与环境对话”的理论,让他找到了破解机器人焊接适应性难题的钥匙。这位扎根一线的“焊将”,正计划将具身智能原理融入特种材料焊接培训体系,让焊接机器人既能“稳如磐石”又能“灵如人手”。
活动现场,中国一冶交通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江潮(左二)、湖北公司府澴河二三期综合整治项目部综合管理员金典(左三)、中冶武建院建材所所长助理刘仕琪(右一)分享书中精典句子。记者刘克取摄
会后,中国一冶资产运营分公司团委书记杨楚感触良多。他说,当《中华匠人精神》的坚守与《具身智能》的创新在青年职工心中碰撞,必能锻造出“既懂砌墙技艺、又知数字密码”的新时代产业先锋,让流水线上的每个精准操作,都成为“制造强国”宏伟蓝图中的闪亮标点。
一冶职工听得入神。记者刘克取 摄
最后,市职工服务中心发出倡议,号召产业工人把书籍当作“精神扳手”,让阅读成为“思维锻造”必修课。
(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汪勤 万秀波)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