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一年“长”出一所华中科大分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9日讯 5月18日,站在新落成的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公共教学科研中心楼顶俯瞰,45岁的瓜农鲁普年仍能准确指认自家曾承包的田地:“当年,我家两兄弟的瓜棚就在这个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已成功试运行。通讯员供图

随着9月开学临近,军山校区学生宿舍、体育中心等已基本建成并成功试运行。两年前,这里还遍布着近300亩西瓜大棚。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已成功试运行。通讯员供图

作为最后一批迁离的瓜农,鲁普年清晰记得2022年5月时的场景——社区干部带着告知函挨户走访,“建大学,多好的事儿,我们拍手叫好,可是又担心瓜地没了,生活咋办。”




2023年7月,华科大军山校区开建之初刚刚整平的工地。通讯员供图

为了解决瓜农后顾之忧,街道办在汉南大道对面重新划出400亩耕地,同步开展土地整治、钢棚迁移。军山街道龙湖社区王家村耕地腾退工作人员陈念翻出当年的那封《致瓜农告知函》,既要让大学如期落地,也要保住乡亲们的饭碗。军山科投土地征收负责人黄元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早在地区上位规划中,这一地块就通过集体土地征收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乡亲们也都很支持。



2022年9月28日,在军山校区建设现场参观的华科校友代表吸引了路过瓜农的注意。通讯员供图

搬迁后的新耕地,运用起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反而销量更高了。

还在做着西瓜种植老行当的鲁普年,如今开着新买的汽车往返于家和瓜田时,总会经过焕然一新的汉南大道,双向六车道,梧桐成荫,他说:“孩子总说,将来要考到这里来读书。”

在军山科投项目负责人冷裕才的办公室里,两张对比照片格外醒目:一张是2023年7月刚刚整平的工地,另一张是如今绿树环绕的现代建筑群。这个常规需两年建成的项目,不到4个月就迎来首栋主体结构封顶,10个月完成31栋主体建筑封顶,“最高峰时,工地同时有6000余名建设者昼夜奋战”。

“这也是武汉经开区产业升级的加速度。”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华中科大入驻,如今军山新城已集聚多所高校院所,正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创新高地。

(长江日报记者徐丹 通讯员兰峰 蒋秋雨 刘凯)

【编辑:符樱】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