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襄阳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公布,襄阳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50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562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
记者走访多家企业,探寻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的“襄阳路径”。
宇昂科技:特殊碘制剂可直接用于眼部消毒
5月15日,襄阳高新区宇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昂科技”)聚维酮生产车间内,白色粉末从抖动的管道中源源不断流出。这些看起来像面粉一样的粉末,是制药、化妆品甚至新能源电池所需的“秘密材料”。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宇昂科技用近20年时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生产和研发水溶性高分子PVP系列产品,打破欧美企业长达60年的垄断,让中国制造在这项关键材料上挺直腰杆。
企业产品高稳聚维酮碘(PVPI)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中国专利奖,市场份额冲进全球前三。
传统碘类消毒剂,如碘酒、碘伏等存在刺激性大、有效时间短等缺陷。而聚维酮碘消毒液的生物相容性极佳,能用于体表消毒、创口消毒、黏膜消毒等,特殊配方产品甚至可以直接用于眼部。它还能在使用部位形成高分子缓释膜,3小时内保持杀菌功能。
聚维酮碘由水溶性高分子PVP与碘络合而成,就像用网兜装住碘分子,既要控制碘的释放速度,又要确保“网兜”足够牢固,还要在完成任务后自然降解。
“我们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实验,尽可能精准地控制整个过程,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最大的确定性。”宇昂科技董事长王宇说。
研发团队不断调整温度、压力等各项参数,精细控制反应中的各种理化指标,最终成功研发出在半年内有效成分降解率仅有6%的聚维酮碘消毒液。相较于国际市场主流的降解率达15%的聚维酮碘消毒液,该产品稳定性更高、杀菌效果更佳、刺激性更小。
走进宇昂科技展厅,80项核心发明专利和6项国际PCT专利挂满整个墙壁。
如今,宇昂科技已成功将十余种高技术含量的水溶性高分子产品实现产业化。除了制药领域,这些材料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银浆制备、食品化妆品、水性涂料行业等领域。
“目前订单已排至8月,产品已卖到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王宇介绍,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33%。
随着新能源领域订单快速增长,这家坚持创新20年的企业,正朝着做世界水溶性高分子行业的“航母”这一目标加速前进。
襄阳中车电机:让高铁牵引电机保持“凉爽”
总装线上,机械臂抓起电机定子,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准备组装;厂区门外,一辆辆卡车排起长队,等待装货……
5月15日,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襄阳中车电机”)内一派繁忙景象,816台城市轨道永磁牵引电机正在加紧生产,陆续发往广州。
襄阳中车电机是我国节能商用永磁电机、高效节能城市轨道永磁电机的主要生产基地。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1.17亿元,同比增长34%。“成绩背后的核心因素,是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提升。”公司总经理张慧源说。
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共有50多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运营里程达10945.6公里。
“城轨站点多,高铁需要频繁启停,造成电流大幅度变化,引起牵引电机高温。”张慧源介绍,高温会造成电机内永磁体失去磁性,导致电机输出功率降低,影响车辆正常运行。“就像人一样,在太热的环境下,精气神就不好,没有力气干活。”
该怎样让牵引电机保持“凉爽”?襄阳中车电机技术研发团队创新研发出一种智能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通过海量数据计算,得出最优的电机内部构造设计方案,实现电机运转流畅、节能减排。
张慧源说,电机的关键零部件使用稀土永磁材料,不需要电流就可以产生磁场,减少电力消耗,实现车辆节能降耗。一系列创新技术,让公司生产的电机稳定性和经济性大幅提升,助力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高铁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功率密度达1.33千瓦/千克,打破国外企业的行业纪录;装载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地铁列车,在同等工况下,百公里人均能耗降低33.1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城市轨道永磁牵引电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稳居全国首位。
据悉,襄阳中车电机已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组建一支200多人的研发团队。
万洲电气:用节能系统“算”出绿色效益
5月16日,在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洲电气”)生产车间,打包好的磁悬浮鼓风机,准备发往重庆一家污水处理企业。
“这是我们万洲电气推出的节能新产品,有效解决了传统鼓风机耗能高、噪声大、效率低等问题。”公司董事长赵世运介绍,磁悬浮鼓风机采用主动磁悬浮、三元流叶轮、智能化监测控制等技术,节电率达50%,技术含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化工、纺织、热电等行业。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系统节能技术和整体节能解决方案,是万洲电气近年来的重要业务。
万洲电气研发的节能系统把节能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相融合,通过自动分析诊断功能,从“设备运行优化节能、工艺管控优化节能、管理策略优化节能”三大方面,为每一道工序、每一台机器甚至每一样产品“算”出最优能耗参数,根据诊断结果调整工序、改造设备、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消耗。
“该系统可让客户一年最多节省电费300多万元。”赵世运表示,研发的WOES节能系统,在10多个行业300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江西一化纤企业的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跳动着每条产线的实时能耗数据。WOES节能系统就像给工厂装上智慧大脑,能精确计算出每吨产品的最优能耗路径,连传送带转速都会根据订单量自动调节。
成立于2000年的万洲电气,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8年,技术人员在为某木材厂安装设备时发现,提前更换刀片虽增加2万元成本,却节省了9万元电费。这让赵世运捕捉到系统节能新商机。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很多客户的生产车间存在生产工艺落后、参数粗放等现象,能源浪费严重。2010年,节能系统项目正式在万洲电气立项。
面对跨行业技术壁垒,万洲电气打出“组合拳”:组建8个专班,攻坚冶金、纺织等细分领域,联合高校及院士攻关,签订“不节能不收费”推广合同……2012年,首套智能优化节能系统面世。目前,能源监管服务系统、建筑节能系统等9个子系统已推向市场。
“节能系统项目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公司100余人的科研团队有80%为其服务。”赵世运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对不同行业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