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连日来,我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科普宣讲、应急演练、互动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科普知识“走进”公交地铁
“发生地震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迅速采取科学合理的避险措施……”日前,由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南昌公交运输集团打造的18辆“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城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记者走访时看到,512路公交车车头悬挂着醒目的防灾减灾主题标语,车内整齐摆放着各类灾害应对手册。工作人员热情地向乘客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火灾、地震等灾害的避险知识。“这种宣传方式很接地气,在乘车过程中就能学到实用的防灾知识。”乘客章正益点赞道。
在公交起始站,工作人员不仅向候车市民演示急救包扎技巧,还发放了印有防灾减灾标语的围裙、扇子等宣传品。与此同时,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在地铁1号至4号线各站点、车厢内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在地铁大厦楼宇电视等平台同步推送科普内容,让市民在出行途中就能获取防灾减灾知识。
校园演练强技能
“铃铃铃!”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欣悦湖学校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师生们迅速蹲到课桌下避险,随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双手护头有序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整个过程仅用时2分24秒。
“这样的演练很有必要,让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逃生方法。”参与演练的学生王深说。
在南昌县城南学校,一场涵盖8个科目的综合演练有序开展。近700名师生通过参与地震疏散、消防灭火、防溺水等实操演练,切实提升了应急避险能力。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应急演练尤为重要。”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方式,有效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救护能力。
各方联动筑防线
基层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在青山湖区福康社区邻里互助应急屋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知识讲座让居民受益匪浅。赣英救援队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居民讲解家庭火灾、暴雨洪涝等常见风险的应对方法,提升居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进贤县嘉禾广场上,消防员演示液压破拆工具的使用方法,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市民心肺复苏技巧。现场发放的3000余份宣传资料很快被领取一空。“理论+实操的宣传方式让我们记得更牢。”参与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
东湖区通过VR技术让市民沉浸式体验灾害场景,西湖区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设置咨询台开展宣传……一场场形式新颖的活动,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
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多样化,聚力提升防范化解灾害风险能力,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线,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