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一部“不服输”的中国工业奋斗史——来自东风汽车博物馆的报道
十堰日报 2025-05-19 08:13

3月26日,中部地区首座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东风汽车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依托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历史厂区改造而成,总展陈面积达3.6万平方米,其建筑保留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存风貌,通过展品系统梳理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自力更生到开放合作的发展脉络。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探访东风汽车博物馆,聆听国家战略与城市命运的交响。

一种中国工业奋斗的精神图腾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信息快速传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守护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

东风汽车博物馆的选址具有深刻的历史象征意义。其所在的原第二汽车制造厂(二汽)旧厂房,曾是三线建设时期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通过改造利用工业遗存,博物馆将冰冷的钢铁厂房转化为鲜活的历史叙事空间,既是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也是对“三线精神”的传承。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独具匠心。入口处陈列的锈迹斑斑的万吨锻压机、第一代军车 EQ240等实物,与泛黄的《二汽建设动员令》等文献交相辉映,重现了“芦席棚创业”的艰苦岁月。

展厅内,以“打汽车工业翻身仗”为主线,设置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国二汽、工业之光”“走出大山、兴国逐梦”“开放合作、发展跨越”“汽车强国、卓越东风”等五个主要单元,以及“强军有我”“科技跃迁”和“三线岁月”三个专题展区,2000多件珍贵文物详细讲述了东风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同成长的故事。例如,展品“半吨黄金换回的万吨锻压机”,不仅是二汽“聚宝”精神的见证,更折射出中国工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如EQ240在越战中的卓越表现、EQ140创造百万辆销量的市场奇迹,无一不彰显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硬核担当。

“深入探索东风汽车博物馆,既能看到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更能看到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首批入馆参观的观众表示。

东风汽车博物馆的落成,标志着工业遗产从“生产工具”向“文化符号”的转变。它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科普的重要阵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化展示,让观众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理解“马灯精神”如何在当代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动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博物馆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文化载体,更是精神场域的价值符号。十堰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东风汽车博物馆生动诠释了博物馆与城市文明的共生关系。

一枚现代文明城市的文化徽章

1969年,十堰因东风而建,东风因十堰的深山屏障落户,两者命运自此交织。东风以“三线建设”为起点,在十堰从零打造中国首个自主汽车工业基地,带动十堰从闭塞山区蜕变为“中国商用车之都”。

东风汽车的建立,构建了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装备制造、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吸引超500家配套企业落地,形成了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十堰的经济支柱。东风深度参与十堰建设,投资修建道路、医院、学校,助力十堰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如今,双方以汽车博物馆为纽带,推动工业文旅融合,赋能城市转型升级,将工业遗存转化为城市精神财富,续写“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新篇章。

东风汽车博物馆的建成,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用钢铁与光影书写了一部中国工业文明的壮阔史诗,更以创新体验与开放姿态,为城市注入文化活力,为产业升级提供精神动力。

在设计上,东风汽车博物馆外观标志塔高度36.9米:“3”寓意“二汽”于三线建设时期开工建设;“6、9”寓意二汽大规模建设始于1969年。将废弃的冲压机床改造成光影艺术装置,老厂区铁轨变身沉浸式剧场,用数字技术赋予钢铁新的叙事语言。这种新旧交融,恰如十堰从“卡车之都”向“智造名城”的蜕变缩影。

建设上,通过科技专利墙、天元架构模型等展项,展示了东风汽车在芯片国产化、混动发动机热效率等领域的突破。2024年,东风新增发明专利1800余件,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车企专利榜首。这些成果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履历”,更成为十堰作为“创新之城”的学术背书。

此外,东风汽车博物馆还通过AR技术复原二汽建设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聚宝包建”的激情岁月。其中“强军有我”专题展区通过互动装置模拟军车驾驶体验,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沉浸式文旅资源。

一座向新而行的文明坐标

当夜幕降临,东风博物馆外墙变身300米长的数字画卷,机械臂配合全息投影演绎着从EQ240到L4级智能重卡的进化史。这座钢铁熔铸的文明丰碑,正以开放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汽车工业的每次转身,都在为全球产业变革书写东方注脚。

东风汽车博物馆占地278亩,位于张湾区车城路街道红明社区,是十堰的核心城区之一,也是二汽时代汽车产业的主要聚集区。随着东风汽车博物馆的开建,东博路(一期)、长春路、车城路改扩建项目(一期)以及杭州路、会展路、云南路的改造都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些道路的规划与建设进一步增强片区交通功能,对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片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档次,以及促进中央文化区整体建成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张湾区充分利用东风汽车博物馆地理优势,打造东风总装厂片区“汽车文化地标”,擦亮“产城文旅融合”新名片,赋能“十堰汽车文化IP”。

红明社区党委书记叶子全表示,东风汽车博物馆的建成,不仅能提升社区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活力,还能全面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文化、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

62岁的张宝庆是东风公司车架厂退休职工,家住东风汽车博物馆附近,他表示,闲暇时到博物馆里去了解历史,感知过去,更加丰富了退休生活。同时,该馆也对繁荣片区的经济和文化有重要意义。

53岁的孙志是东风公司车架厂的一名员工,他说:“通过参观,知道了老一代二汽人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建设二汽的,将更加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

市政协原副主席李君琦表示,东风汽车博物馆的建成可以让市民更加深入了解家乡的汽车产业历史和文化,也丰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发展旅游经济,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东风汽车博物馆不仅是一座陈列历史的建筑,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用钢铁与光影书写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壮阔史诗,也将以创新姿态记录汽车强国的新征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东风汽车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民族从自力更生到创新引领的精神跃迁。当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号角在此交汇,中国汽车工业的下一章,必将更加波澜壮阔。(记者 段吉雄)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