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首届湖南省优秀民间文艺作品(民间工艺美术类)颁奖仪式在岳阳举行。
益阳套色剪纸传承人贺春华凭借作品《益山益水益美益阳》荣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并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文艺家”。
这位72岁的“剪纸爷爷”,以剪刀为笔、红纸为卷,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了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
贺春华1953年生于益阳,17岁参军驻守南海,因绘画特长成为部队文化宣传骨干。
放映幻灯片时,他萌生了剪纸创作的灵感,从此以军营生活为题材,在军内外发表作品近千件。
1985年转业后,他投身家乡套色剪纸艺术,将单色剪纸升级为多层次、富丽绚烂的视觉语言。
其代表作《大观园》《洞庭春晓》以巨幅构图展现湖湘风情,成为湖南剪纸艺术的标杆。
一位老艺人的建议——“把部队元素融进剪纸”,让贺春华开启了红色题材创作。
2015年,《驱寇图》入选湖南省抗战胜利70周年艺术展;2016年,《长征路上阻击战》亮相全国公安系统展览。
他以剪纸为媒介,将革命历史转化为鲜活的艺术符号。
为推广这门技艺,他在益阳多所中小学义务教学,带领学生剪出雷锋头像、双喜字等作品,并讲述军旅故事,让红色文化浸润童心。
资阳区为贺春华设立传习馆、工作坊,明清古巷的剪纸展示馆更成为市民体验非遗的“文化客厅”。
2022年,其148幅作品在益阳市美术馆展出;2025年,展览走进江苏无锡,湖湘剪纸艺术走向全国。
退休12年来,他牵头组织中老年书画协会,出版《丹青翰墨赞益阳》等作品集,会员从40人增至70人,成为当地文化养老的典范。
“老要有所为,才能有所乐。”贺春华至今仍筹备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并征集青少年作品。
他坚信,套色剪纸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艺术,既承载湖湘文脉,更需与时俱进。
这位“最美老干部”的剪刀从未停歇——剪的是纸,传的是魂,守的是一方水土的文化根脉。
作者 曹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