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钥匙”被武汉民警送到全国22个省份居民手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3日讯(记者夏奕)“我真的非常感谢每一个帮过我们的派出所,感谢当时每一个好心人!”13日下午,“我和我的派出所”分享研讨会在长江日报演播中心举行,在“让寻找从‘碰运气’变成‘有底气’”专题研讨中,曾在“我和我的派出所”专栏中讲述自身经历的市民苏艳萍来到现场,讲述86岁老人暴走30多小时后在4个派出所帮助下终被寻回的故事。

与会嘉宾举行圆桌会议,共议“让寻找从‘碰运气’变成‘有底气’”主题。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青山区公安分局红卫派出所民警胡永鹏详细讲述帮辖区居民小黄师傅找回被盗助残车的全过程,除了第一时间破案、抓贼、追回已被销赃的车,他和“胡永鹏工作室”的徒弟们还认真清洗、保养后才将助残车送还。“必须为群众多想一步、多做一步,给群众解难题,等不得、慢不得也推不得,态度才是最大的诀窍。”

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常青花园派出所民警胡志红带着一把装有定位芯片的“回家的钥匙”来到现场,他展示的这个寻回走失老人“神器”,不仅帮常青花园社区迷失老人回家,更通过网络宣传被全国人民知晓。作为一名网红民警,胡志红为找他帮忙的全国22个省份的136名老人家属快递了“回家的钥匙”,并建起“回家的钥匙”微信服务群,为使用者答疑解惑,提供辅导。

武昌区公安分局“黄鹤卫士”联防联控队员王汉分享了今年5月1日黄鹤楼公园里广东游客钟女士与2岁儿子走散的寻找过程,数万人的公园里“黄鹤卫士”仅用了15分钟就把孩子送回母亲身旁,这样快速精准寻找的背后,“底气”全来自科学的联勤联动机制。

武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110报警服务台民警常晓晴介绍,目前全市平均每年接到寻人寻物类报警大约300万起,每年武汉公安帮助超5000名迷失老人平安归家。近年来,在公安机关组织和培训指导下,黄鹤卫士、东湖义警、长江义警、东西湖义警、青山义警等“编外”队伍守护在“第一现场”,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的损害,震慑各类不法活动,尽显群防群治能量。

听完这场研讨的居民代表黄齐龙表示,有这么多好民警和群防力量在身边,感觉这个城市更安全,也更温暖了。

【编辑:符樱】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