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逻一初校园文化艺术节:墨染千秋展风华,非遗传承谱新章

阳逻一初校园文化艺术节:墨染千秋展风华,非遗传承谱新章

五月的阳逻,草木葱茏,书香四溢。2025年5月9日,武汉市阳逻街第一初级中学迎来了以“墨染千秋,薪传万里”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校师生齐聚一堂,以多元的文艺形式致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在光影交织的舞台上,绘就了一幅新时代青少年与千年文明对话的生动画卷。

158.jpg

新洲区阳逻街教育总支干事 

 刘国光  致辞

159.jpg

新洲区教育局体卫艺站站长

 陈淑芳 致辞

160.jpg

新洲区阳逻街第一初级中学校长

 陶玲 致辞

2_1600_3000_gif.jpg

一、八载深耕:文化为舟,艺术为桨筑梦路

自2017年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启幕以来,阳逻一初便以文化传承为使命,将艺术教育融入校园血脉。八年间,学校始终秉持“在传承中开新境,在创新中守本源”的理念,让经典诵读叩响师生诗心,以武术英姿淬炼少年风骨,借戏曲书画润养青春风华。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水墨丹青到梨园雅韵,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青春之花。本届艺术节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为内核,精心构建“古韵流光”“薪火相承”“时代新声”三大篇章,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融入舞台表演,让非遗文化从典籍深处走向师生眼前,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鲜活风景。

102.jpg

101.jpg

校武术团舞蹈《崛起中国龙》

103.jpg

七(1)(3)班 舞蹈   《翎舞楚韵》

104.jpg

105.jpg

七(22 23 24)情景舞蹈 笠翁对韵

106.jpg

七(26 27)舞蹈 《红楼梦》

107.jpg

余集校区校舞蹈队 舞蹈 《灯影承繁华》

七(9)班情景剧《诗匠千年.非遗有灵》

校戏曲社团《天女散花》

112.jpg

七(11)班 舞蹈 傩

113.jpg

非遗展示 湖北小曲 湖北大鼓 烙画

二、三大篇章: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一)古韵流光:典籍里的文明回响

舞台之上,一幅巨型水墨卷轴缓缓展开,拉开了“古韵流光”的序幕。七年级学生带来的《诗经·小雅》吟诵,以古朴的唱腔、典雅的舞姿,重现先秦时期的礼乐文明。孩子们手持竹简,声调抑扬顿挫,仿佛将观众带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意世界。紧随其后的古筝合奏《渔舟唱晚》,琴弦震颤间,波光粼粼的湖面、满载而归的渔舟跃然眼前,古韵雅乐与水墨背景交相辉映,尽显中华美学的含蓄之美。

戏曲联唱《梨园薪火》成为本篇章的高光时刻。师生们身着精致戏服,依次演绎京剧《卖水》、黄梅戏《天仙配》选段。一招一式,尽显程式之美;一颦一笑,尽展行当神韵。尤其是小演员们的水袖翻转、翎子功表演,赢得满堂喝彩,让古老戏曲在青春演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薪火相承:非遗技艺的当代对话

“薪火相承”篇章聚焦非遗传承,以创新形式激活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李老师现场展示剪纸艺术,只见红纸在指尖翻飞,片刻间“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跃然纸上,孩子们围拢观摩,惊叹于传统手工艺的精妙。随后,学生们带来的皮影戏《哪吒闹海》,将现代光影技术与传统皮影戏结合,色彩斑斓的皮影人偶在幕布上腾挪跳跃,演绎神话故事的同时,融入环保、正义等现代价值观,让古老非遗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书法与武术的跨界融合《墨武春秋》震撼全场。书法社团学生在长卷上挥毫泼墨,“精忠报国”“少年中国说”等苍劲大字一气呵成;武术社团学生同步展演太极拳与少林棍术,刚柔并济的招式与行云流水的笔触相互映衬,完美诠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中华智慧。

(三)时代新声:青春力量的文化宣言

在“时代新声”篇章中,师生们以创新表达诠释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原创诗朗诵《写给千年后的你》,从甲骨文的沧桑讲到高铁的飞驰,从四大发明的辉煌讲到航天事业的崛起,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文明传承的自豪与对未来的憧憬。情景剧《非遗少年说》通过校园生活场景,展现学生们如何将楚剧唱腔融入校园歌曲、把汉绣纹样设计成校服图案,用青春的创造力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向“生活场”。

压轴节目《万疆》将全场氛围推向高潮。教师合唱团与学生舞蹈队共同演绎,歌声雄浑激昂,舞姿大气磅礴,舞台背景呈现敦煌飞天、万里长城、港珠澳大桥等古今地标,象征着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的壮丽征程。

七(7)八(23) 情景剧《敦煌绮梦》

七(25)舞蹈《采茶灯》

校武术社团+八(20)武术《少年武韵》

八(1)八(3)舞蹈《傣雅》

128.jpg

八(9)情景剧《医脉相承》

129.jpg

127.jpg

校舞蹈社团 舞蹈 《就爱那片田》

校舞蹈社团 舞蹈《一夜鱼龙舞》

132.jpg

校书画社团 综合《诗画中国》

133.jpg


语文组 朗诵《永恒的回响》

134.jpg

嘉宾 唱歌《倔强》

三、以文化人:五育融合的育人实践

阳逻一初始终坚守“人人成人、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将文化艺术节作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开设非遗校本课程、组建戏曲、书法、武术等学生社团,构建起“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践展演”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本次艺术节中,既有文化课教师跨界指导情景剧编排,也有体育教师参与武术节目创编,更有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设计舞台美术,充分体现了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

“艺术教育不是培养少数人的特长,而是点燃每个人心中的文化火种。”阳逻一初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希望通过持续举办文化艺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的根脉,在艺术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许多参与演出的学生坦言,筹备艺术节的过程,既是艺术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传统文化从“认知”到“认同”的心灵成长。

七(21) +校羽毛球社团综合《我们的大课间》

137.jpg

七(5)情景剧《当归故里》

138.jpg

八(21)舞蹈《说书人》

八(281015)七(18)舞蹈《漆扇绮舞》

142.jpg

八(4)朗诵《岁月芳华廿四节气诗画吟》

八(15) 小品甘《棠新生:奶茶与非遗的对话》

校器乐社团 器乐《瑶族舞曲》

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器乐展示《萱草花》《送别》音乐组老师

校合唱社团  表演唱  玉盘+校歌

四、继往开来:让文化基因永续传承

当舞台灯光渐暗,阳逻一初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师生的掌声中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八年来,从诗词歌赋到非遗技艺,从传统礼仪到现代创新,阳逻一初始终以文化为纽带,将校园打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活态课堂”。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艺术节为契机,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明的薪火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手中永续传承,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100.jpg

来源:雷雄  段红兵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