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度假”渐成假日消费市场新时尚
新华社 2025-05-06 17:02

5月1日,游客在银川市览山公园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银川5月6日电(记者刘海)今年五一假期,“95后”银川市民李雪皎没有远行,而是选择陪伴母亲在城市近郊贺兰山下一座特色小镇里泡温泉、爬山、看沉浸式演出,度过一段惬意时光。

“‘微度假’主打一个松弛,在亲近自然和‘逛吃’中释放压力。”李雪皎笑言,相较于去热门旅游城市“特种兵式”打卡,她更喜欢到“人少景美”的小城“反向出游”。

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持续火爆,选择到小众、非典型目的地或城市周边特色小镇“微度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城市“微度假”,通常指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行程在两三天左右的短途休闲旅游方式,具有距离近、成本低、频率高等特点,同时在松弛感、情绪价值和性价比方面较传统旅游更具优势。随着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体验向休闲度假转型,“微度假”逐渐成为假日旅游市场新时尚。

根据携程节前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今年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四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升级趋势较三线及以上城市更为显著。

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先锋认为,“微度假”的兴起,折射出人们出行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产品的供给越来越丰富,旅行从一种高成本的消费逐渐转变为人们的日常选择。与其说‘微度假’是新的旅游产品,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产品业态更加丰富……供给端不断优化让“诗与远方”变得触手可及。“微度假”逐步发展为假日经济的常态选项,呼应着人们对“随时放松”的期待,同时规避着长途旅行的舟车劳顿和高成本,为城市周边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5月1日,游客在位于银川市的中国花卉博览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五一假期,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吴伟民带着妻儿,自驾3个多小时来到银川市永宁县一处户外营地。在这里,帐篷、天幕、烧烤炉等设施一应俱全,营地还设有骑行道和游乐区,满足不同人群休闲需求。

“平日里大家各自忙,趁着假期一起聚聚,大人们聊聊工作和生活,孩子们玩沙子、骑马、一起撒欢儿,各得其乐。”吴伟民说,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换个地方过周末”。

“微度假”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许多乡村挖掘在地优势资源和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丰富多彩的“微度假”项目不仅让乡村成为人们回归田园的首选,也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销售,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

五一期间,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民俗文化旅游区,万人风筝嘉年华、鲜果采摘、美食品尝等60余项“微度假”项目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体验“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牛家坊已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余万元。

“‘微度假’市场的发展,给旅游行业注入了新动能,而且将带来更高频次的游客到访与旅游消费,也将有效促进多元业态的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休闲旅游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李先锋说。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明】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